秦岭初秋,微风不燥。商洛市山阳县漫川关镇万福村的农家小院里,几张板凳围成临时法庭,国徽高悬,一场因土地界限引发的邻里纠纷正在这里审理。
漫川法庭庭长江书林并未急于宣读法条,而是采用“板凳搭拢”解纷法,带着双方走进田间地头,用脚步丈量争议地块,用方言俗语厘清是非曲直。“江法官,你这一量、一说,我心里那点疙瘩,解开了!”当事人老王紧锁的眉头逐渐舒展,为法官竖起了大拇指。
在秦岭深处,诞生于革命年代的司法智慧正焕发着新时代的光彩,“深入群众,就地办案、调解优先、司法为民”精神内核,历经八十余载风雨洗礼,在商洛法院人的坚守与创新中不断延续——将红色基因与现代司法理念、地域解纷智慧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司法实践之路。
厚植沃土:让司法优良传统生根发芽
回溯历史长河,马锡五同志在陕甘宁边区创造的审判方式,以其“一刻也离不开群众”的赤子情怀,“就地审判、不拘形式”的灵活方法,“深入调查研究、查明案件真相” 的求实作风,成为人民司法史上熠熠生辉的瑰宝。
商洛中院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提升”和“法官讲办案故事”活动,举办“马锡五审判方式”专题讲座和交流研讨,教育引导干警自觉传承红色基因,解决队伍中存在的“群众观点过时、群众工作不实、群众经验不多”的问题。
强化人民法庭党的组织建设,深化“我是商法共产党员”党建主题,充分吸纳本地红色资源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主题活动,推动党建与审判业务双融合、双促进。2024年以来,商洛两级法院围绕“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传承与应用”主题,结合司法审判实践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积极开展司法理论研究撰写调研、论文40余篇,其中《“马锡五审判方式”所蕴含的人民立场探析》获得省法院“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以司法理论研究助推审判执行工作。
特色赋能:法庭激活治理新动能
商洛法院紧扣马锡五审判方式理念,充分发挥人民法庭维护社会稳定第一线、化解矛盾纠纷最前沿的作用,印发《开展“一法庭一特色”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和《“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实施方案》,明确将巡回审判、方便群众诉讼,就地化解纠纷作为基层法庭建设的重点任务,要求全市47个派出法庭围绕民生、生态、产业等领域打造特色审判模式,强化市中院的对口业务指导。
商州区法院牧护关法庭打造“护农法庭”,商南县法院富水法庭设立“一杯茶调解室”,山阳县法院漫川法庭开展“板凳搭拢”解纷法,柞水县法院下梁法庭将“孝义法理”融入“柔性司法”理念。将马锡五审判方式与本地区实际相结合,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审判实践,取得较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全市2个法庭被评为陕西省“枫桥式人民法庭”,1名法官被评为陕西省“新时代马锡五式好法官”。
深耕解纷:多元举措释放司法效能
审判与调解相结合是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商洛中院党组高度重视先行调解工作,组织召开全市法院立案诉服工作推进会,就本项工作进行专门安排部署。持续深化“1+N+1”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充分依托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优势,推动建立人民法庭与镇办村居、职能部门、行业组织、社会力量的协作配合,凝聚各方合力,推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多元联动、司法保障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用好诉前调解积累的有益经验,对外积极推动“总对总”机制、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机制,平稳有序过渡到先行调解中,做深做实矛盾纠纷审前多元化解工作。辖区各基层法院均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引导岗、配备专职引导员,向当事人阐明委托调解省时、节费、促和等优势,引导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选择委托调解方式解决矛盾纠纷,提高案件委托分流率。
在全市法院推行人民法庭执行由其办结的调解案件,有效提高执行到位率。畅通司法确认渠道,对于调解成功案件,及时进行跟进,保障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今年,商洛法院司法确认案件106件,先行调解成功案件2093件,成功率22.79%。
公信铸魂:规范司法守护公正底线
商洛法院高度重视裁判文书释法说理和判后答疑等工作,自觉践行“依靠群众、教育群众”的马锡五式司法工作路线,着力提高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提升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全市法院规范文书制作标准,严格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和规范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制作裁判文书必须完整归纳争议焦点、详细阐述证据采信理由、精准援引法律条文,确保说理层次清晰。
定期组织优秀裁判文书和优秀庭审评选活动,从事实陈述、证据分析、法理阐释等方面进行深度剖析,倒逼法官提升说理能力,推动形成“办好案、开好庭、写好文”的职业自觉。落实类案检索制度,依托“人民法院案例库”进行类案检索,要求专业法官会议和审委会讨论案件,承办人必须进行类案检索做好判后答疑与跟踪回访,建立“谁主审、谁答疑”机制,要求法官在宣判后对当事人的疑虑进行面对面答疑,切实提升服判息诉率。
发布各领域典型案例,在“两微一端”和主流媒体弘扬法治正能量,在重要节点深入社区、校园、企业进行普法宣传,让法治理念浸润人心。
聚力共治:协同联动构建治理共同体
商洛法院贯彻落实马锡五审判方式司法理念,解码基层治理新路径,充分发挥法庭诉讼服务效能,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司法需求。目前,辖区7个基层法院均已入驻综治中心。商南县法院成立诉调对接工作室和老法官调解室,负责非诉服务、指导调解、委托调解、诉调对接、速裁快审等工作,入驻以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00余件;山阳县法院在县综治中心设立调解室、速裁法庭、司法确认室等功能区,构建“以案释法+先行调解+指导调解+委托调解+诉调对接”五维工作法,化解各类纠纷近20起;柞水县法院通过“专人常驻+轮驻+云驻+随驻”模式,加强与公安、检察、司法、妇联等部门协调沟通,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工作联动、矛盾联调等机制,实现纠纷化解、调解指导、法律咨询、信访接待、申请立案、司法确认等事务“一站式”办理,全市法院利用综治中心、“总对总”机制和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等机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93件。
“下一步,全市法院将始终围绕司法为民目标,运用马锡五审判方式破解山区司法难题,在新时代人民法院司法实践中,让公平正义以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实现。”商洛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斌说。(李超、李從熇)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