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榆林强制隔离戒毒所“驼铃”法治宣传队走进榆林德隆环保有限公司,为百余名企业员工送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禁毒宣传活动。仿真毒品模型展示让人直观识毒,真实案例视频触目惊心,互动问答环节热火朝天……多样形式让大家在“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进”的氛围里,实实在在掌握了识毒、防毒、拒毒知识。
量身定制“化工防毒经”:生产原料里藏着“禁毒密码”
“咱车间用的盐酸、丙酮,稍不留意就可能成了制毒品的‘帮凶’?”宣传队民警一开场,就结合化工企业的生产特性抛出一连串警示问题,瞬间抓住了在场员工的注意力。
民警搬来了《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对照企业生产实际,把18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双重身份”拆解得明明白白——既能服务生产,也可能被不法分子盯上。针对这点,民警重点传授的“五步管控法”更是干货满满:专人负责把好关、双锁管理筑防线、电子台账记清楚、GPS追踪不跑偏、月度审计查漏洞。当看到某企业因管理疏忽导致易制毒化学品外流的案例视频时,质检员王师傅说:“每次规范登记每瓶试剂,自觉增强防范意识,防止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
撕开新型毒品“伪装衣”:职场周边藏着“甜蜜陷阱”
“这盒‘记忆力增强片’,看着像补药,其实是新型毒品!”识毒辨毒环节,民警秦川举起一盒包装花哨的模型,揭开了它的真面目——里面藏着哌醋甲酯成分。“这要是在商场碰到,谁能想到是毒品啊!”有人小声嘀咕。展台上,“跳跳糖”“邮票”“奶茶包”等20多种伪装成零食、日用品的毒品模型一字排开,让在场员工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当播放某科技公司高管张某的忏悔视频时,这位曾年薪百万的精英,只因一时糊涂沾染毒品,最终落得妻离子散、公司倒闭的下场。人事主管陈先生攥紧了手里的记录本,语气坚定:“毒品离职场真不远,咱得赶紧把员工涉毒筛查机制完善起来!”
互动闯关“玩中学”:禁毒知识也能“越拼越明”
“抢答开始!化学品丢失,第一反应该怎么做?”民警的话音刚落,互动闯关游戏开始,现场气氛瞬间被点燃。“火眼金睛辨毒品”挑战赛里,质检员小李眼疾手快,3秒就识破了“奶茶包”的伪装,引得全场阵阵喝彩;“管控流程拼图PK”环节更热闹,技术部的几位师傅为了优化“双人双锁”制度的步骤,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在民警的点拨下共同完成了拼图。“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太带劲了,很多毒品知识点想忘都难!”装配车间小组组长王磊说道:“作为企业及员工,要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到禁毒工作中来,不断强化安全管理,筑牢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安全防线。”(贾艳)
责任编辑:曹新宇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