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碑林法院速裁庭毋俊利法官受理了二十起不同原告起诉同一被告的买卖合同纠纷系列案件。各原告均反映被告长期拖欠货款,已对其企业经营造成严重财务压力,故强烈要求冻结被告账户,并希望法院尽快审结。
财产保全措施实施后,毋法官及时联系了被告企业。经深入了解,被告与各原告此前有良好的合作基础,此次拖欠并非恶意,主要是因其下游企业欠款导致资金周转困难。被告曾多次承诺付款但均未兑现,严重损害了原告信任,致使原告方情绪激动。被告表示,公司经营现已步入正轨,正积极筹措资金解决欠款问题。据统计,涉案总金额近500万元,被告目前无法一次性清偿。同时,多个账户被冻结也对其正常经营造成了一定影响,被告迫切希望法院能推动案件尽快解决。
破冰沟通:重建信任桥梁
鉴于双方曾有的良好合作基础,毋俊利法官决定组织所有原告与被告进行集中面对面沟通,引导各方开诚布公地表达诉求、疑虑及解决方案。
“我们曾合作顺畅,但被告屡次承诺付款却屡次失信。我们实在等不起了,企业运转、员工生计都面临巨大压力。”一位原告代表道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其他原告纷纷附和,表达了强烈的焦虑和对被告的不信任。
被告负责人诚恳致歉,详细解释了公司当前的实际困难和并非恶意拖欠的原因,并介绍了公司已采取的积极改进措施、经营恢复情况及后续资金安排计划,恳请原告方给予一定的缓冲时间。
“目前财产保全的结果大家已清楚,希望双方能心平气和地协商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对各方都最为有利。”毋法官适时引导,并结合案情进展进行了客观分析。经过坦诚交流,各原告了解到被告的实际困境和解决问题的诚意,表示愿意给予宽限期。被告也深刻体会到原告的难处,感谢其理解,并承诺将竭尽全力以最快速度清偿债务。
多轮磋商:终达共赢方案
首次“破冰”沟通有效缓解了双方的对立情绪,为后续实质性协商奠定了基础。毋法官根据被告陈述的经营状况、还款能力以及各原告面临的现实财务压力,提出了初步的分期还款调解建议。随后,双方围绕自身财务状况和资金需求,经过多轮细致磋商与调整,最终就全部二十起案件达成一致调解方案。各原告均同意解除对被告的财产保全措施,以支持其恢复经营。被告则郑重承诺将严格履行协议,在约定期限内分期清偿全部近500万元欠款。
原、被告双方均对毋俊利法官主动作为、积极搭建沟通平台、高效实质化解纠纷的工作方式给予高度评价,并对案件得以圆满解决表示满意。
本案的成功调解是碑林法院深入贯彻“1+3456”工作思路,积极践行“两行动、两措施”,以实质化解纠纷为导向,服务保障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了司法力量。(碑林法院)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