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陕西省汉中监狱全面贯彻省局“强基础、练本领、转作风、提质效”总体思路,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职责使命,认真落实两高两部关于减刑假释实质化审理要求,聚焦财产性判项履行难题,以“精准核查、协同破局、靶向施策”为主线,通过强化政策引导、全面精准摸排、畅通联动机制,有效化解遗留问题,破解罪犯财产性判项执行信息不清、履行渠道不畅、不予立案等堵点,推动刑罚执行工作规范化、精准化、实效化,为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政策引导,以精准宣讲破除认知误区
监狱加强对刑罚执行办案人员、监区领导及刑罚专干的业务培训,以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监狱刑事执行业务同堂培训为契机,创新开展监区刑罚专干列席科务会等形式,对法律法规及上级有关政策、执法尺度进行宣讲,准确把握案件办理关键点,提升刑罚执行队伍业务能力,有效提高减假暂案件办理质效。邀请人民法院法官、驻监检察室共同参加罪犯财产性判项履行专项指导会,细化讲解履行方式及家属代缴流程。针对附带民事赔偿原告拒收或失联、无履行能力等复杂问题进行“靶向式”个案答疑和分类指导,消除罪犯思想顾虑,提高财产性判项的履行率,推动生效判决有效执行。
全面精准摸排,以调查函询破解信息壁垒
在坚持严格依法办理罪犯减刑假释案件的同时,监狱积极作为,进行前端摸排,全面梳理未履行或未全部履行财产性判项的案件1100余件。积极落实调查责任,向省内外50多个原判法院发出书面协查函共800余件,同步抄送至当地人民检察院,做到应发尽发;对监狱认定的“三无”人员,向其户籍所在地镇政府函询家庭经济情况;对确无履行能力的罪犯,由村、镇政府出具相关证明,确保罪犯财产性判项相关证据收集合法,减刑证据材料齐全,为减刑案件审理提供精准依据。
深化协同联动,以机制创新畅通执行渠道
该监狱积极与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汉中市人民检察院就罪犯财产性判项履行问题进行座谈,消除认识分歧,及时与省局刑罚执行处汇报沟通,全方位联动形成破解罪犯财产性判项履行难点的工作合力。制定未立案遗留问题解决方案,对有履行能力、经济困难无履行能力及“三无”人员全覆盖,以实际行动推动工作破局。与法院打通线上渠道,设立“一站式”缴纳窗口,开通法院指定账户二维码支付便捷通道,罪犯家属可通过扫码缴费的方式完成履行,实现“零跑腿、即时达”。
通过以上措施和努力,目前已化解142件,罪犯改造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汉中监狱减假暂案件办理提质提速,各环节衔接顺畅有序,全流程运转高效协同,实现了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杨维库 钟紫瑞)
责任编辑:曹新宇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