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抓实“三个管理” 助推检察侦查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7-28 15:05:2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检察侦查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能,是严惩司法腐败、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法律监督的重要保障。应勇检察长将其定位为“四大检察”之外的“第五大检察”,标志着检察侦查工作在新时代法律监督格局中被赋予更高使命。作为检察机关唯一的刚性监督手段,它不仅是维护司法权威的“利刃”,更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自2023年起,最高检党组对检察侦查工作的要求不断迭代升级。从“检察侦查重在加大力度、务必搞准”的基本原则,到“加大力度、务必搞准、稳步推进”的进阶要求,再到2025年“依法稳慎、务必搞准”的总要求,这些理念的演进,充分彰显了最高检党组对形势的敏锐洞察与精准把握。在“两反”转隶后的重要转型期,最高检党组高度重视检察侦查工作的重塑,始终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理念,以强化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三个管理”为着力点,立足办案实践,紧扣检察侦查业务发展规律与特点,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持续优化业务指导,推动检察侦查工作稳健前行,持续做强检察监督刚性。

强化业务管理、案件管理与质量管理,对检察侦查工作意义深远。业务管理通过数据分析把握全局,为侦查指明战略方向;案件管理严格规范流程,确保办案合法合规;质量管理以高标准严要求保障案件经得起检验。三者协同发力,既能提升侦查效率与案件质量,又能锤炼队伍专业素养、强化责任意识,更能通过遏制司法腐败、维护司法公正,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的信任。基于此,亟需全面抓实“三个管理”,推动检察侦查工作高质量发展。

深化业务管理效能,激活侦查工作新动能

加强业务分析研判。定期开展业务质效分析,对侦查工作中的立案数、破案率、起诉率等关键指标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横向和纵向对比,总结犯罪特点和趋势,精准把握侦查工作的方向。针对数据分析中暴露的问题,构建“发现 - 研判 - 转化”的闭环机制。若发现某类案件立案数持续走低,立即组织专项调研,联合检察机关内部刑检、民行等部门开展线索排查,强化与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的外部联动,同时运用大数据筛查、人工智能研判等科技手段,拓宽线索来源渠道;若某领域犯罪呈现高发态势,则迅速调整侦查重点,制定专项行动方案,集中优势力量开展打击整治。强化对案件的复盘和成果转化,提炼典型经验与教训,为下一步侦查工作规划提供战略指引,确保检察侦查工作始终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与精准的打击力。

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侦查指挥中心及检察侦查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作用,强化检察一体履职优势。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和难度,合理调配侦查人员,将具有不同专业技能和经验的人员进行科学组合,形成优势互补的侦查团队。同时,加大对技术设备的投入,强化手机取证、手机定位、测谎仪、数据分析比对等技术设备的配置,为检察侦查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确保重点案件能够得到充分的资源保障,提高案件办理的效率和质量。

加强业务培训与交流。定期组织侦查人员参加专业培训,邀请专家学者和资深检察官授课,为侦查人员传授最新的法律知识、侦查技巧和办案经验。同时,积极鼓励侦查人员之间开展经验交流和案例研讨活动,通过分享各自在办案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全面提升侦查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优化案件管理流程,筑牢规范办案防线

严格案件流程监控。借助信息化系统,对案件受理、初核、立案、侦查、移送审查起诉等各个环节进行实时、动态监控。通过设置流程节点提醒、自动预警等功能,确保案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理,防止出现超期羁押、违规取证等违法违规问题。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督促相关人员进行整改,确保案件办理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规范案件线索管理。建立专门、完善的案件线索管理台账,对线索的来源、内容、处理情况等进行详细、准确记录。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线索进行评估和筛选,运用科学的评估标准,判断线索的真实性、可查性和价值大小,提高线索转化为案件的成功率。同时,对线索的管理要做到保密、规范,确保线索信息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强化案件实体管理。全面落实检察人员权责清单,明确分管副检察长、部门负责人在办案活动中的监督管理责任。加强对查办案件的审核把关,从案件的事实认定、证据收集、法律适用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所办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法律适用准确,经得起法律、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对于重大、复杂案件,要建立集体讨论和专家咨询机制,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提高案件办理的质量和准确性。

夯实质量管理根基,锻造案件质效硬支撑

树立质量为先意识。案件质量是司法办案的生命线,通过开展专题培训、案例分析、质量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侦查人员深刻认识到案件质量的重要性。将质量意识贯穿于侦查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从线索摸排、立案侦查到移送审查起诉,都要以高标准、严要求对待,确保每一起案件都能成为经得起检验的精品案件。

严格证据标准。加强对证据收集、固定、审查和运用的指导,要求侦查人员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收集证据,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客观性和关联性。在证据收集过程中,要注重证据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避免出现证据缺失或矛盾的情况。严把立案标准,做到不拔高、不降低、不凑数,坚决防止因办案质量问题导致撤案、不起诉或无罪判决。严格落实拟立案和拟作不起诉决定的案件由省级院统一审核把关制度,从制度层面保障案件质量。

建立质量跟踪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实际需求的案件质量评查标准,对已办结的案件进行全面、深入的质量评查。同时,建立案件质量跟踪回访机制,及时了解案件在后续诉讼环节中的情况,主动收集法院、检察院刑事检察部门等相关部门对案件质量的反馈意见。针对反馈意见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和整改,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提高案件质量,推动检察侦查工作高质量发展。

(陕西省榆林市人民检察院 冯小玲

责任编辑:曹新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