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社会治理中,邻里纠纷看似事小,却往往牵扯着群众的切身利益与生活安宁。近日,一起历经数年的房屋漏水纠纷在未央法院、公安局浐港分局、广运谭西路社区三方的不懈努力下,顺利化解,为构建和谐社区添上了温暖的一笔,也彰显了多元共治在基层矛盾化解、社会治理中的强大效能。
2023年,未央区魏女士家中出现漏水,致财物受损,经多次排查始终未能确定漏水点和实际侵权人,直到2024年下半年,终于确定漏水点位于其楼上隔壁的郝女士家中阳台。但郝女士认为其于2024年上半年才购买房屋入住,购房时对此并不知情,且魏女士要求赔偿的一幅字画价值无法确定,双方就责任认定和赔偿金额始终无法达成一致,广运谭西路社区工作人员故向社区民警寻求帮助。
公安局浐港分局辛家庙派出所民警加入解纷工作,与社区主任多次往来双方家中,但因责任划分、赔偿标准不明晰,调解工作举步维艰,民警借助“警院联动”机制,邀请未央法院法官提前介入纠纷化解工作。
在充分了解纠纷情况后,速裁审判庭法官发挥专业优势,对责任划分和赔偿金额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评估,并提供法律意见,为纠纷化解明晰了进一步的调解方向。
此后,在民警、社区、法院的共同参与下,从法律、邻里关系等多个角度引导,多次组织调解,双方就赔偿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2025年7月18日,魏女士和郝女士在多方见证下,签订了调解协议,未央法院立案庭法官对协议当场办理了司法确认,郝女士现场向魏女士支付赔偿款2.6万元。至此,这起历经多年的纠纷终于迎来了结局。
这起邻里纠纷的成功化解,充分展现了“警院联动机制”的强大效能,也是继承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现实体现。2023年,未央法院与公安局浐港分局共同构建了“警院联动机制”,并确定了“联合宣传、联合解纷、联合预警、联合培训、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之后持续完善,先后在“暖心警务会客厅”、派出所的“矛调中心”设立了“共享驿站”。在本次持续一年多的纠纷化解中,进一步完善了派出所、法院与社区、社区调解委员会的多方联动,进一步巩固了联动协调机制成果,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新格局提供了宝贵实践经验。
下一步,未央法院将继续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警、社、法”联动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能力和水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冯浩)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