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西安新城法院:“最后一劝” 十五年租赁合同争议“案结事了”

发布时间:2025-07-21 10:44:3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一纸十五年的租房契约,承载着出租方和承租方最初的信任与期许,却在合同履行的第七个年头,因租金递增标准条款理解分歧,导致双方矛盾激化,陷入僵持,剩余长达八年的租期无法继续履行。

近日,西安新城法院韩森寨人民法庭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法院院长会会议精神,运用民事案件审判“最后一劝”,成功化解了这起因租金问题引发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有效化解了矛盾,维护了双方当事人权益,也为辖区内营商环境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支持。

2016年,出租方满心欢喜地将5000多平方米的房屋出租给了承租方,双方在融洽的氛围中,签订了为期15年的租赁合同。

合同履行初期较为顺利。然而,至2023年(合同第七年),原本平静的合作关系泛起了巨大的波澜。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曾经毫无争议的租金问题,突然成为了双方矛盾的焦点。双方对合同中租金标准递增条款产生了严重分歧,对年均租金涨幅有各自的计算方式。承租方开始拖欠租金,出租方催讨无果,一怒之下将其诉至法院。

案件进入审理程序后,承办法官深知这看似简单的租金纠纷背后,是双方多年合作关系的纠葛,处理不当,不仅会让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后续问题。

法官仔细研读合同条款,寻找关键细节,了解同类房屋租赁价格情况,力求掌握最真实的市场动态。同时,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试图打开双方的心结。

在调解过程中,双方情绪激动,各抒己见,激烈的言辞在法庭上碰撞。法官始终保持冷静与专业,用温和而坚定的话语引导双方理性表达。经过多次沟通、协商,法官发现合同争议的根源在于原租金递增条款的表述存在模糊之处,才导致了这场争议。

法官以“情、理、法”交融的调解智慧,用“最后一劝”为双方搭建沟通桥梁,最终双方重新审视了合作初衷和长期利益,逐渐放下了心中的芥蒂,达成了调解协议,同时明确了今后租金的支付标准和递增方式。原告同意在合理范围内调整租金涨幅,被告也承诺按时支付租金,双方握手言和。这场持续了数月的房屋租赁纠纷,最终在新城法院的调解下圆满落幕。

近年来,新城法院充分发挥基层人民法庭司法职能,不断完善多元解纷机制建设,注重民事案件审判“最后一劝”,用司法温度融化矛盾坚冰。未来,新城法院将抓实“四个最”小切口创新,通过持续深化民事审判机制改革,优化流程、创新模式、提升质效,以更优司法服务回应群众期待,为辖区高质量发展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更具活力、更富温度的司法动能。(李博炀)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