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陕西省榆林强制隔离戒毒所走进能源化工企业  多方联动筑牢易制毒化学品管理防线

发布时间:2025-07-18 15:39:0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7月16日上午,陕西省榆林强制隔离戒毒所“驼铃”禁毒法治宣传队联合榆林市公安局榆阳分局禁毒大队,前往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煤制油分公司,通过“专题授课+沉浸体验+形象演绎”的方式,为90余名企业职工开展了以“禁毒宣传进企业 共筑无毒‘新未来’”为主题的禁毒法治宣传活动。

 

专题讲座 解读高危化学品的“双重身份”

“作为煤制油企业,我们日常接触的丁烷、乙醚等物质,一旦流入非法渠道就有可能成为制毒原料。”活动伊始,宣传队员以一组触目惊心的案例揭开宣讲序幕。针对企业生产特性,重点解读了新精神活性物质、麻精药品及尼秦类物质的法律界定与识别要点,通过对比图谱详细展示笑气钢瓶、丁烷喷雾剂等常见化学品的“合法外衣”与“制毒隐患”。“韩某大学毕业后模仿美剧制毒的案例警示我们:专业知识若缺乏法律约束,就可能沦为犯罪工具。”民警结合具体案件,剖析化工企业员工面临的特殊风险,让职工们直观感受到因操作或者利用化学品不当导致违法犯罪,要付出法律责任的沉重代价。

沉浸体验 直击毒品危害与伪装陷阱

“戴上这个设备,您将体验吸食合成毒品后的幻听幻视症状。”在毒害体验区,青年职工小李戴上VR眼镜后不到30秒,便踉跄着扶住展台栏杆:“天旋地转,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要是操作重型机械,后果不堪设想!”这场让人身临其境的“模拟”,让在场职工深刻认识到吸毒对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的严重威胁。在禁毒展台摆放出的50余种仿真毒品模型中,伪装成奶茶粉、跳跳糖的合成毒品尤其引人关注。“这不是我家孩子爱吃的零食吗?”一位中年女工拿起“蓝色糖豆”模型仔细观察,当得知这是含有卡西酮的新型毒品时,她立即用手机拍下照片发至家庭群:“必须让家人都认清这些‘糖衣炮弹’!”

情景模拟 融入生活场景的禁毒指南

“发现有人私藏易制毒化学品该怎么办?”在互动问答环节,宣传队员抛出的问题引发热烈讨论。结合禁毒法律法规,宣传队创新设计“情景模拟”游戏,通过“朋友递来不明饮料”“收到可疑快递”等12种常见场景,教授职工如何巧妙拒绝、及时举报。当讲到“任何离开视线的食物都要警惕”时,不少职工当场掏出笔记本记录。活动现场,“驼铃”宣传队民警还登台表演了原创禁毒陕北说书《无毒话药殇》。“奶茶粉,跳跳糖,伪装性强……”悠扬的三弦伴奏中,民警用方言将禁毒知识编排成朗朗上口的唱段,台下职工跟着节奏打起拍子。这种接地气的演绎方式,让毒品预防知识变成了鲜活的禁毒指南,也让企业职工们接受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禁毒法治教育。(宋昊)

责任编辑:曹新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