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八五”普法收官之年。为进一步推动监所法治文化建设,切实提升未成年服刑人员法律意识,助力他们顺利回归社会,近日,陕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携手陕西省关中平原地区人民检察院及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在未成年服刑人员中开展心理疏导和普法教育活动。
未管所党委书记、所长刘晗平在致辞时指出,未成年人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每一个曾偏离轨道的生命都应获得重塑人生的机会。这次心理疏导和普法教育活动,既是一次心灵“疗愈之旅”,亦是一场法治的“启蒙之光”。他希望全体服刑人员能够在法治的滋养与社会各界的关爱下,洗尽铅华、涅槃重生,成为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未管所党委书记、所长刘晗平在致辞时指出,未成年人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每一个曾偏离轨道的生命都应获得重塑人生的机会。这次心理疏导和普法教育活动,既是一次心灵“疗愈之旅”,亦是一场法治的“启蒙之光”。他希望全体服刑人员能够在法治的滋养与社会各界的关爱下,洗尽铅华、涅槃重生,成为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活动期间,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徐桂红教授以“人的命运由什么决定”为切入点,从自我认知、家庭社会认知、现在与未来规划三个维度对未成年服刑人员进行了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身变化,明确家庭社会的保护职责,学会自我评估和规划未来,为未成年服刑人员人格重塑和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指明了方向。
陕西省关中平原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章勇,针对未成年服刑人员开展普法教育。他通过深入阐述“法律既具有保护性亦具有约束性,唯有理解法律底线,方能稳健地走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深刻反思错误的根源,奠定坚实的法治观念;持续学习法律知识,确立安身立命的根本;坚定不移地悔过自新,严格遵循法律规范行为;始终抱持感恩之心,以实际行动严于律己”等五个核心要点来详细解读《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关键法律法规,引导未成年服刑人员在自我反省中深刻领悟法治的内涵,在领悟中促成转变,在转变中实现重生。
活动结束时,未成年服刑人员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有效地消除了他们内心的困惑,增强了他们尊崇法律、学习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的意识。他们表示,未来将更加积极地参与改造,争取早日重获“新生”。(张頔、杨鹏)
责任编辑:曹新宇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