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延安强制隔离戒毒所邀请退休干部卜韬荣同志开展公文写作专题讲座。讲座以“提升公文写作水平,助力青年民警成长”为主题,围绕“对文字工作的认识、收集材料的方法、文字表达的要求、文稿语言的特点”等十三个方面传授实战经验,为青年民警带来写作“内功”修炼课。
“公文写作就像盖房子,结构要清晰,逻辑要严密。”授课同志结合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从“亦苦亦乐——树立文稿写作的正确观念”“有章有法——遵从文稿写作的底层逻辑”“求准求精——防治文稿写作的硬伤软伤”“提纯提意——练就文稿修改的过硬功夫”四个方面,系统讲解了提高公文写作的方法路径,表示提高公文写作水平一定要注重加强学习,学习中央领导讲话,重在把握讲话精神;学习省委领导讲话,重在熟悉本省工作情况;学习上级及本系统领导讲话,重在了解工作信息;学习《人民日报》的文章,重在借鉴写作方法;学习古代诗文,重在锤炼语言文字。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在写作中做到心中有数、笔下生花。
“想请教您同类型题材的稿件如何能够以‘新’取胜,吸引读者?”在问答环节,面对青年民警的困惑,授课同志引用古语“横看成岭侧成峰”,强调角度制胜:“抓住‘小切口’讲清‘大主题’。”他建议要善于以小见大,抓好日常业务工作中的小而精,与时事热点相结合去构思、打磨稿件,锻造精品。针对通讯稿易流于“流水账”的“通病”,给出破局妙招:“要学会提炼重点,挖掘细节,用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来呈现。” 他还特别讲道:“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必须凝练新颖,才能抓住读者的心。”
培训中授课同志还介绍了AI技术在公文写作中的应用,让青年民警们大开眼界。他形象地比喻道:“AI可以帮忙搭架子,但最终还需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精雕细琢,增强人机协作的协同性。”他号召民警理性“拥抱”而非“盲从”,既要善于让AI为我所用,又要始终坚持以我为主。他还讲到了“传帮带”的重要性,让公文写作和信息宣传的“活水”源源不断地流动起来。通过这次培训,青年民警们不仅对AI技术在公文写作中的应用有了初步了解,而且对如何有效结合人工智能与个人专业技能有了更深刻地认识。
培训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止,民警们被鼓励继续深化对AI技术的理解和应用,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同时,他们也被期望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传授给更多同事,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整个警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升,并以开放的心态,拥抱技术进步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为构建智慧警务、服务社会公众做出更大的贡献。(刘焱、李林泽)
责任编辑:曹新宇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