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足迹,筑牢信仰之基,铭记着革命先辈的奋斗史诗;滚滚延河水,流淌着永不褪色的红色血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进一步强化党员教师的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近日,西安高新泾河小学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骨干教师赴延安开展“寻根延安铸党魂”主题党建活动。通过实地参观王家坪革命纪念馆、枣园、杨家岭、梁家河等革命旧址,全体党员在行走中感悟延安精神,在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筑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驻足延安革命纪念馆,仿佛穿越时空,重回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丰富的文物、珍贵的照片、逼真的场景复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党中央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生动再现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奋斗历程。党员教师们认真聆听讲解,仔细观看每一件展品,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到新中国的成立,一段段历史在眼前重现。
在这里,大家深刻铭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战、顽强拼搏的光辉历程,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精神。这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通过回顾历史,从红色记忆中汲取力量,不断锤炼党性修养,筑牢信仰之基,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投身新时代党建事业。
踏访杨家岭革命旧址,全体党员驻足中央大礼堂——党的七大会址。斑驳长椅、鲜红党旗,见证“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的历史时刻。走进毛泽东等领导人旧居,土窑洞内一桌一椅、一灯一砚,毛泽东手植的菜园青翠依旧,无声诉说着艰苦卓绝的岁月。正是在这方寸之地,《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光辉著作问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火炬在此点燃。
透过历史的窗棂,学员们触摸到实事求是、理论创新的脉搏,深刻体悟伟大思想的源头活水。这场沉浸式学习,激励我们筑牢信仰之基,把思想伟力转化为育人实践的磅礴力量。
走进枣园,时光仿佛凝固。周恩来使用的纺车静立窗边,斑驳的桌椅、泛黄的地图,每一件实物都是穿越岁月的信使。党员们指尖轻触窑洞石壁,俯身细看煤油灯下的批注痕迹,在无声的“对话”中触摸革命温度。
此次延安之行,西安高新泾河小学的党员、骨干教师们在寻根中回望初心,在革命圣地的熏陶下铸就了更加坚定的党魂。今后,会将在延安所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工作的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初心使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奋斗,让红色基因在教育的沃土上代代相传。(西安高新泾河小学)
责任编辑:曹新宇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