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陕西省虢镇戒毒所:“秦之蓝”守护净土  筑牢无毒社会“防护网”

发布时间:2025-07-02 14:24:0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在宝鸡市社区街道、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有一支身着藏蓝制服的“秦之蓝”禁毒法治宣讲团队伍,正用专业与热忱,将禁毒法治的种子播撒进千万人心。近日,受宝鸡市融媒体中心《法治纵横》节目邀请,“秦之蓝”禁毒法治宣讲团团长张慧、专职讲师马浩原走进直播间,与广大听众共话“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的美好愿景。

 

从“教育矫治者”到“禁毒宣传者”:一场源于责任的延伸

“许多戒毒人员曾因缺乏毒品认知误入歧途,毁掉人生、拆散家庭。这让我们深刻意识到,毒品预防教育非常重要。”谈及团队成立初衷,“秦之蓝”禁毒法治宣讲团团长张慧感慨道。作为省虢镇强制隔离戒毒所专业宣传力量,这支由38名具备教育、法律、心理等专业资质的戒毒警察组成的团队,于2023年6月正式组建,旨在通过开展全社会禁毒宣传活动,打通毒品预防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六进”全覆盖:让禁毒法治扎根基层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陕西具备一定影响力的禁毒宣传品牌。”“秦之蓝”以“六进”(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进场所、进社区、进农村)为抓手,构建起覆盖全社会的禁毒宣传网络。截至目前,已在宝鸡市开展150场次活动,覆盖10万余人次,走进50余所中小学、8所大中院校及陕西西凤酒厂集团有限公司、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等20余家企事业单位,成为基层禁毒宣传的“主力军”。针对不同群体,“秦之蓝”禁毒法治宣讲团创新设计宣传方案:在校园推出“禁毒开学第一课”“精品课堂”,用仿真毒品模型、互动问答打破青少年对“伪装毒品”(如奶茶粉、跳跳糖)的好奇;在社区农村开展“拉家常式”宣传,将禁毒知识融入日常交流;在特殊节点“借势发力”,在宝鸡年货节摆摊讲解新型毒品,将禁毒展板设在元宵灯会“何尊”主灯旁,让传统节日与法治宣传碰撞出火花。

特色赋能:从“单向灌输”到“双向共鸣”

“禁毒宣传不是说教,而是要走进人心。”专职讲师马浩原分享了“秦之蓝”的“创新密码”:联合宝鸡文理学院举办宪法读书分享会,与禁毒办、派出所联动开展春季禁种铲毒踏查;举办“禁毒杯”乒乓球赛、马拉松禁毒跑,让运动场成为法治课堂;原创情景剧《情暖三秦》在全省禁毒进校园活动中引发关注;设计的秦之蓝徽标贴纸、禁毒书法扇面等文创品,更成为群众“愿意带、记得住”的“法治符号”。宣讲团依托虢镇戒毒所2012年建成的陕西省法治教育基地,升级打造了集警示、互动、体验于一体的多功能基地,累计接待上万人参观,成为宝鸡市各单位开展法治教育的“新阵地”。

未来可期:让“秦之蓝”成为更亮的“法治灯塔”

“团队最珍贵的财富,是38名成员发自内心的责任感。”“秦之蓝”19名警察被聘为“禁毒法治辅导员”,中小学校成为团队“最爱去的地方”,这份认可让他们更有动力。面对未来,“秦之蓝”已规划清晰方向:深耕网络宣传,制作原创短视频、微电影;打造更具传播力的禁毒法治文化作品;扩大品牌效应,让“秦之蓝”从宝鸡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秦之蓝”用行动诠释着,禁毒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场需要全民参与的“接力赛”。当法治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的美好愿景,才能照进现实。(陕西省虢镇戒毒所)

责任编辑:曹新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