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是最鲜活的普法教材,庭审是最生动的法治课堂。近日,西北工业大学法学专业50多名大二学生走进西安碑林法院,化身“法治体验官”,旁听了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庭审,以现场直观的方式“零距离”感受法律威严。
“沉浸式”体验 从课本到法庭的跨越
随着法槌敲响,原告马某诉被告贺某及某保险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正式开庭。庭审现场,承办法官有条不紊地驾驭庭审节奏,从核对当事人身份、法庭调查、举证质证,到激烈的法庭辩论,每一个环节都清晰呈现。原、被告双方围绕事故责任比例、赔偿金额计算等焦点问题展开唇枪舌剑,针锋相对的辩论让旁听学生们屏气凝神,生怕错过任何细节。
互动式教学 法官与学生的思想碰撞
庭审结束后,审判员张婷围绕交通事故案件中责任认定、保险理赔、损害赔偿等法律适用要点,结合民法典、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规定,向在场的同学们一一进行了详细梳理,并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规范出行,遵守法律法规,注意自身与他人人身和财产安全。
“这种沉浸式普法比课本教学更生动”活动带队教师说道,“通过真实案例的全程观摩,学生们对诉讼程序、证据规则有了立体认知,这对培养法律职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与庭审的学生纷纷表示,通过这次“零距离”观摩庭审,自身对交通事故处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使自己真切感受到法律并不是简单的条文,每一个判决结果背后都有着严谨的法律逻辑和事实依据,通过此次活动,既学习到了法律知识,又感受到了司法的威严与公正,希望还能有机会来法院“打卡”。
体验式普法 绘就司法公开新图景
法治阳光润心田,护航青春助成长,此类“零距离”庭审观摩活动,以真实案例为切入点,引导公众明晰权利与义务的边界,有助于将冰冷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鲜活的法治实践课,不仅为旁听者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法律实践学习机会,也是深入践行司法为民理念,推动司法公开的重要载体,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普法覆盖面,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下一步,碑林法院将持续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延伸审判职能,不断加强院校交流合作,开展更深、更广、更贴近司法实践的司法共建活动,不断丰富法治宣传,传播法治声音,推动法学理论与司法实务深度融合,为法治建设培育更多“生力军”贡献力量。(霍彦文)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