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开远门桃园路,汉影山楼枣园东。”是早些年在网络上流行的“西安古都游玩指南顺口溜”中的一句,其中的“开远门”大家耳熟能详,但是这汉影山楼在哪儿?是什么来历?可能就没有多少人清楚了。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们在媒体上看到关于影山楼遗址的报道后,也是带着同样的疑问开始了寻访工作......
遗址并不好找,问了几位路人,有的根本没听说过这个遗址,有的只是知道西郊有个影山楼巷,但不知道和遗址是否有关。可见历史文化的传承并非易事。然而,这些遗迹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我们有责任去了解它们、保护它们,并将这份文化传承下去。
几经周折,穿过车水马龙的大庆路,来到丰隆路与大庆路交叉口的东北角,检察官们终于找到了被绿植覆盖的遗址所在地。现存的影山楼遗址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长安城遗址的组成部分。关于影山楼为何而建,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影山楼是为了遮挡未央宫对终南山的视线而建,这种独特的风水考量反映出古人对于建筑选址和环境布局的智慧;另一种说法则认为西汉社稷在汉长安城西安门大道以西,影山楼遗址恰好处在这个关键位置,应是汉代的社稷遗址。
学术界尚存纷争,但影山楼遗址却仿佛是被时间遗忘的一角,周围的现代建筑与这片古老的遗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遗址内部仅存一个高约七八米、面积接近足球场大小的夯土堆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虽历经岁月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的破坏,但依然能从它那斑驳的身躯中看到汉初工匠们精心修葺影山楼的繁忙景象,感受到汉唐盛世的恢弘气象。
但是,在走访的过程中,检察官们也注意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实问题。
根据《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规定,遗址遗迹本体及其周围50米以内的范围属于遗址重点保护范围,不能进行有损遗址保护的各类生产、生活活动。但是,检察官们发现和汉影山楼的基座一墙之隔的地方,就是一个再生资源回收站,回收站里堆放着大量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回收站北侧还有一个停车场,每天回收站车辆和停车场车辆进出频繁,成为影山楼遗址保护的一个隐忧和顽疾。
遗址保护刻不容缓,发现这个情况后,检察官们立即用无人机开展现场调查,了解遗址周边情况;调取相关资料,梳理遗址保护中存在的问题;邀请相关行政机关召开工作推进会,就再生资源回收站、停车场清退等问题进行探讨沟通,共同推动问题解决。
但是,光有国家机关的努力还是不够的,遗址保护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因此,检察官们在工作开展伊始就注重释法说理工作,通过一遍遍耐心细致的沟通交流,推动相关当事人对执法工作的理解和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支持。
在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共同努力下,遗址保护范围内存在的再生资源回收站、停车场已停止营业并进行迁址,再生资源回收站内堆放的大量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已经清运,停车场道闸已经拆除,场内车辆已全部清理。
遗址保护是维系文化根脉、增强民族认同、促进文明传承的关键举措。检察机关通过发挥检察职能,将法律监督、行政协同、技术赋能有机结合,帮助遗址清除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顽疾,让遗址遗迹能够轻装上阵,既守护了历史文化遗产的物理载体,也为激活文化价值、传承优秀文明、服务辖区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司法保障。
(西安市莲湖区检察院 李赫赫)
责任编辑:曹新宇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