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西安高新第七小学:项目式学习和人工智能融合 助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

发布时间:2025-06-24 10:13:3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近日,以“项目式学习与人工智能融合驱动育人方式变革”为主题的第三届基于国家课程的项目式学习研讨会,在西安高新第七小学开幕。本次会议由教育部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西安高新区教育体育局、西安高新第七小学、西安经开第三小学和西咸新区沣西第一小学教育集团联合承办。

在为期一天半的研讨会中,教育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围绕基于国家课程的项目式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数智技术赋能教学创新等议题展开学术交流,展示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智技术创新应用研究及实践成果,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深化改革。

西安高新第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鹿淑豪介绍了学校以“向着明亮生长”为核心理念,构建“明亮教育”生态的实践成果。七小探索AI作为“探测器、资源库、创意台”的创新应用,坚守“动手实践、合作创新”的项目精髓,努力培养会思考、能创造的学习者,期待与教育同仁共同探索新样态,实现新愿景。

西安高新区教育系统党委副书记、教育体育局副局长杨东在致辞中分享了区域教育改革经验。西安高新区作为国家级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近年来通过构建“高新范式”,建成科技教育基地矩阵82个,培育STEM领航学校15所,师生斩获国际科技奖项77项,孵化学生专利127项,更涌现出“AI教研共同体”“数字名师工作坊”等创新实践。期待各界共同探索AI技术应用场景,实现“智能汇聚、智慧共生”的教育新图景。

西安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纲做指导讲话。王纲强调,项目式学习是深化教学改革、应对AI时代挑战的关键路径,要以真实问题重构课程体系,以学科大概念促进跨学科整合,以教师协作突破专业壁垒。王局长指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已为传统教育模式赋能,如今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尤为重要。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渐广且发展迅速,未来需在传统知识学习基础上拥抱人工智能,推动教育向胜利方向前进。

主旨报告环节,3位专家围绕不同主题展开深度阐释,呈现理论前瞻与实践路径的深度对话。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思维训练研究中心主任董艳教授做《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主旨报告。董艳教授的报告前沿丰富、思想深刻,详细阐释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核心价值、课程设计要素及教学实施中的关键环节,不仅为我们深入理解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念、设计路径与实施策略提供了系统有力的支持,也为今后教学改革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借鉴。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马红亮教授聚焦《基于项目式的跨学科教学》,紧扣“项目式”与“跨学科”两个关键词,深入剖析了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如何以真实任务为载体,打破学科边界,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场景。马红亮教授从理论逻辑到教学实践,层层展开,既回应了当前课程整合的政策需求,也指明了教师教学变革的方向。教育部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张文兰教授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项目式学习的有效路径》报告中,紧扣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深入探讨了AI技术如何与项目式学习深度融合,推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重构。特别是在如何让AI真正“赋能”而非“取代”教师这一命题上,提出了具有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见解,引发了我们对教育本质与技术价值的进一步思考。

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质量评估与监测研究部副主任淡静雅分享项目式学习的推进范式。西安市教科院自2023年系统性推进项目式学习实践,着力破解传统分科教学与素养培养的矛盾,通过成立项目式学习研究工作室、遴选105所实验校,构建“教研引领-高校指导-校本实践”的三级推进机制,目前已形成小学先行、梯度推进的实施策略,并探索AI技术赋能教学资源开发与智能评估。

西安市碑林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数学教研员、教研部主任袁直老师进行点评。袁老师聚焦教学方式转型,阐述项目式学习具有情境性、实践性、合作性、长程性和应用型等特点,同时分享“相框寄真情”的教学实践。鹿校长讲到,教育创新需扎根课标、警惕形式化,让每个学生的问题与想法成为成长的契机。

最后,陕西师范大学张文兰教授团队成员陈佳薇老师对本次研讨会进行总结。张文兰教授、鹿淑豪校长等代表会议组委会向优秀组织单位、优秀案例分享人颁发获奖证书。

七小始终践行“学用结合”。让教室成为创想孵化器,助力学生迈向未来。第三届基于国家课程的项目式学习全国研讨会圆满落幕,为教育数字化转型与育人方式变革提供了新思路与新路径。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浪潮中,七小将持续探索创新,深化实践,奋力谱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西安高新第七小学)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