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马栏监狱与咸阳市公证处在咸阳市人民检察院驻监检察机关的全程监督下,共同签订了公证提存业务合作协议。这一协议的签订,将罪犯履行民事赔偿义务的公证提存政策应用于监狱刑罚执行工作实践中,破解了罪犯刑事附带民事赔偿义务履行难题,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经验。
创新机制破壁垒 司法为民开新局
近年来,省马栏监狱认真贯彻落实省局“1385”工作思路,“减假暂”案件办理全面提质提速。在具体案件办理的过程中,部分罪犯有履行赔偿义务的能力和意愿,但由于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下落不明或拒绝接受,导致履行无门,致使部分罪犯因此出现自我怀疑、消极改造等思想,存在监管安全隐患。
省马栏监狱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执法理念,着力化解社会矛盾,突破传统路径依赖,努力寻求驻地司法行政机关的支持配合,协商建立公证提存合作机制,为罪犯履行法定义务搭建平台、疏通渠道,实现了“罪犯申请-监狱审核-公证提存-法院认可”的闭环执法,打通了公证提存政策在监狱落地生根的“最后一公里”,有效破解了这一长期困扰监狱刑罚执行工作的难点和堵点问题。
首例实践出实招 协同治理显成效
日前,第一笔公证提存业务已顺利办理,提存证明已作为合法有效证据用于监狱刑罚执行,这不仅标志着监狱与驻地司法行政机构的协作见了真章、有了实效,也使最高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审查财产性判项执行问题的规定》和省高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司法厅联合印发的《陕西省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工作联席会议纪要》两项政策得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此项政策的落地对罪犯而言,破解了“想履行而不得”的改造困局,彰显了法律的威严和公正;对监狱执法而言,构建了“法、理、情”融合的新型执法模式,提升了执法公信力;对新时代司法实践而言,打造了“检、法、司”协同治理的创新样本。
法治温度暖高墙 基层智慧谱新篇
公证提存政策在监狱刑罚执行领域的实施,不仅有效维护了罪犯的合法权益,解决了罪犯亲属的急难愁盼问题;也为监狱正确执行刑罚理清了思路,提供了经验,促进了“减假暂”案件办理全面提质提速,对监狱公正执法、规范管理、提升罪犯改造质量产生了积极作用。
(陕西省马栏监狱)
责任编辑:曹新宇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