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秦岭深处的红岩“枫”景

发布时间:2025-06-17 09:23:3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陕西省柞水县公安局红岩寺派出所位于秦岭深处的红色革命小镇红岩寺镇,这里曾是红25军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和深厚的红色文化积淀。近年来,红岩寺派出所立足辖区实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红色党建为引领,持续深化警务机制改革,聚焦队伍管理和规范执法,坚持以基础工作“零盲区”,打防管控“零容忍”,警务服务“零距离”,执法办案“零瑕疵”,队伍管理“零容忍”为目标,探索形成“一五三三”工作机制,全力维护辖区平安稳定,工作质态稳中提升。该所2023年被评为全市人民满意政法单位,2022年、2024年先后两次荣立集体三等功,多次受到市县表彰。

“一个品牌”引领平安创建

“小李呀,有人给我发短信,说我能领免费的手机。这个怎么操作啊?”“小刘,你上次给我讲的法律知识太管用了,工资顺利追回来了!”“党所,还得麻烦你这次来我家看看这孩子怎么管。”刚下班,红岩寺派出所民警和“红色红岩”党建联盟的成员们来到社区,路过的居民一下就围了上来,纷纷聊起最近的家长里短……

红岩寺派出所借助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优势,联合镇党委打造“双优双强红色红岩”党建品牌,派出所综合支部与辖区学校、医院、企业、九村一社区党支部签订党建共建协议,成立了“红色红岩”党建联盟,通过邻里共建推动资源力量由“各自为政”向“集成作战”转变,实现党员联学促交流、品牌联创促效应,资源联合促发展、服务联动促民生,治安联防促平安的“五联五促”工作效能 。2024年,共开展反恐防暴消防培训20余次、普法宣传50余次、隐患排查70余次、治安巡防1200余人次,有效激活了群防群治力量。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优势、高质量发展优势。

“三项机制”激活警务效能

“我80岁的老父亲走失快一天了,请你们帮帮我吧!”近日,辖区居民张某上山采摘藤叶后一直没有回家,其远在外地的儿子情急之下拨通了红岩寺派出所的报警电话。面对这一紧急情况,红岩寺派出所综合指挥室迅速启动合成作战机制,利用“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平台和智慧派出所视频图像综合应用等系统平台,对老人可能经过的线路进行了逐一排查,快速锁定了范围,调动无人机对该区域进行排查。经过近36小时的寻找,终于在附近的一处山林里找到了走失老人,并将其安全送回了家中。

红岩寺派出所辖区面积29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只有16669人。针对辖区地广人稀、警情分散的特点,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警务模式为牵引,通过整合警务资源,创新勤务、办案、考核三项机制,推动综合指挥室由实体化向实战化转变,发挥警情流转、指令发起、任务盯办、执法监督、考核统抓的中枢作用,全力提升派出所“打防管控建”一体化水平,实现了指挥调度更高效,基础管控更到位,社区治理更精准,打击破案更有力的目标。

蛛网式勤务机制。发动各行各业治安积极分子,按照民警+辅警+志愿者的模式组建社区警务团队,以综合指挥室为蜘蛛大脑发挥总协调作用,一社区九村10个警务室为蜘蛛网,以各社区警务团队为蜘蛛“肢脚”,将触网渗透到辖区各个角落,形成全覆盖、高效率的勤务运行模式,确保警情指令第一时间响应、巡逻防控第一时间开展、社情民意第一时间收集。2025年6月3日凌晨五点,红岩寺街道一家商铺门口货物和电动车被盗,红岩寺派出所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力量,广辟线索来源,仅仅用时30分钟就将嫌疑人抓获,为群众追回了被盗车辆和货物。

全科+专科办案机制。建立案件分级分类办理机制,简单案件由值班组负责“全科”办理,复杂疑难案件所领导负责,组建专班专科攻坚。2024年该所办理刑事案件16起、治安案件38起,起诉率100%、查处率100%,没有一起群众投诉和行政复议案件发生。

清单式管理考核机制。建立每日工作清单、每周量化清单、每月评价清单,进一步细化和量化民警工作;坚持每日晨会和每周例会工作制度,晨会安排当日工作,例会总结上周工作;实行日点评、周总结、月考核、季评比制度,通过量化积分、检查评比、电话回访等形式,对民警工作进行量化评比,评比结果纳入考核,与评先评优、立功嘉奖、职务晋升紧密挂钩,营造有为才有位的良好干事氛围。近年来,该所先后有2名民警被授予个人三等功、1名辅警被评为全省特优辅警。

 “三防融合”织密主防网络

针对辖区山多林密、地广人稀、数据基础薄弱的实际,把土办法和新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将人力防控、科技防控、民心防控叠加融合,取得了1+1>2的效果。

人力防控网格化。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以网格为单位,从村组干部、企业商户、公益岗位、群众代表中挑选热心公益事业的治安积极分子,按照3+X(即1名警长、1名民警、1名辅警+各行各业治安积极分子)的模式组建红岩义警,由政府进行管理考核、公安负责培训使用,主要承担网格内巡逻防控、法律宣传、纠纷调解等工作,将群众发动起来管好群众的事。

科技防控轻量化。加大宣传力度,动员重点单位、村组社区和群众,在单位内部、人员密集场所、辖区重要路口和群众家门口大量安装带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头,依托智慧派出所系统,全量接入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与雪亮工程监控探头互补,大幅提高监控覆盖率,实现了辖区社会治安状况一图展示、一键感知,有效提升了对突发事件的感知和预防能力。2025年6月5日上午,辖区一名群众因为对占地赔偿不满,持菜刀冲进村委会欲对村干部行凶,值班民警通过视频监控第一时间发现警情,立即通知驻村社区民警开展处置,有效制止了一起恶性案件的发生。

民心防控场景化。辖区民警经常性深入村组社区,以院落会的形式,结合大走访开展法制宣传,提升群众法治意识;派出所定期召开警民恳谈会,收集社情民意,了解群众所需所想,及时调整工作方向;根据治安形势,及时拍摄典型案例视频、编发预警通告,以喜闻乐见、浅显易懂的形式对群众进行善意的提醒,有效减少了可防性案件的发生。近年来,该所电诈案件一直处于低位运行,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电诈案件“零发生”的目标。

“三近警务”提升服务质效

就近处警护平安。整合交警中队警力,打破过去大轮班模式,建立社区民警驻村制度,社区民警每天在社区上班,就近接处警、管理实有人口、收集社情民意、组织安全防范、维护社区秩序、服务辖区群众,真正做到由“下社区”到“在社区”的转变。2024年12月中旬,该所民警在走访群众过程中,听说该村一名退休教师近期行为异常,到处借钱,就立即来到该老人的住处,通过攀谈了解到该老人正被诈骗分子以冒充领导方式诈骗,民警立即通过紧急止付为该老人追回被骗的全部资金7万元。

近听民意解民忧。充分发挥蛛网式勤务模式覆盖面广和反馈效率高的优势,通过“五进五问”大走访活动,最大限度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一些隐性的矛盾纠纷摸上来,通过“二四三五”工作机制,调动各方力量,积极想办法、出实招,尽全力解民愁、纾民困。不久前,一名拄着拐杖的中年人一瘸一拐地来到红岩寺派出所接报案室,称某今年3月份在辖区一企业务工,工作中不慎将腿部摔伤,包工头将其送到医院后就再也不管了,请公安机关帮其讨回公道。红岩寺派出所立即启动2435矛盾纠纷调解机制,联动司法所、综治办、企业所在村委会,约谈该企业负责人核查情况。经调查,今年元月,该企业将一处土方工程分包给一名包工头,同时将安全管理责任也一并落实给该包工头,该包工头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不力,导致工人受伤,包工头害怕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和赔偿,工程结束就销声匿迹了。派出所与司法所立即协调劳动监察部门,调取相关原始资料,明确法律责任,形成法律震慑。经多轮协商,该企业同意先行垫付工人的医疗费用。“谢谢你们做了这么多工作,我的医疗费才能讨要回来,这面锦旗是我们的心意,请收下。”伤情痊愈后,受伤工人眼含热泪地将一面锦旗送到了红岩寺派出所民警手中。近期,红岩寺派出所共摸排矛盾纠纷85起,摸排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1个,调解到位83起,移交相关部门1个,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0个,移交1个,有效降低了各类安全隐患,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

贴近服务加速度。在派出所接报案室和户籍室建成了暖心警务角,随时提供热水、雨伞、法律咨询等服务,增加了身份证自助照相设备,满足了群众自助办快速办的需求。同时,推出了上门办、代理办、线上办、集中办、错时办等多项措施,将为民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家家户户。2024年7月19日,红岩寺镇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灾,辖区100多户群众房屋被毁,1000多户房屋、田地、财产受损,红岩寺派出所民警第一时间投入救灾工作,先后协助党委政府转移群众2000余人次,救助危难群众13人,在自身业务用房严重水毁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在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内,为辖区1000多户户口本水毁的群众补办了户口本,解决了受灾户的燃眉之急,得到了当地群众和党委政府的一致好评,被市公安局授予集体三等功。2025年以来,该所为群众办理各类户籍业务512,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为100%。

平安就是最好的守护。2024年红岩寺派出所刑事案件破案率和行政案件查处率均达到90%以上,同比实现了警情数及刑事、治安、诈骗、盗窃发案数下降和刑事破案率、行政案件查处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提升的五降三升目标,以实实在在的数据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新期待,用实际行动在红岩寺这片红色沃土上缔造出一道道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平安“枫”景。  (党隆章)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