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宝鸡渭滨区:以“精细之笔”勾勒城市宜居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06-16 09:47:2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昔日垃圾遍野的宝鸡快速干道南侧荒地,如今满目葱茏、步道蜿蜒;曾因高分贝广场舞声引发矛盾的英达路广场,如今音乐旋律如被施了“静音咒”,仅在划定区域内流淌。这两幅充满生机与和谐的城市图景,正是渭滨区以“精细治理”为笔,在城市发展画卷上勾勒出的生动注脚。自全市启动城市精细治理行动以来,渭滨区城管执法局锚定民生痛点与生态短板,以英达路“科技降噪”为创新引擎,以快速干道“生态焕新”为固本根基,双轮并驱推动城市品质从“面子”到“里子”的深度蝶变,全力书写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治理新答卷。

生态修复:荒滩变身城市绿肺

在宝鸡市快速干道以南、石龙路以北,从渭中北门延伸至灵山路,这片约50亩的土地,曾是城市发展中被遗忘的角落。长期缺乏管理,使其沦为建筑垃圾的“收容所”与卫生死角——枯黄的杂草肆意疯长,破旧的塑料袋在风中飘荡,成堆的砖石瓦砾挤占空间,严重拉低了城市颜值与生活品质。

今年3月底,一场重塑生态的“雷霆整治”行动在此打响。渭滨区城管执法局联合石鼓镇迅速部署,200余名干部职工与志愿者组成攻坚队伍,7台挖掘机、清运车辆轰鸣作业。他们如同城市的“清道夫”,对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进行地毯式清理,将枯枝烂叶、砖石瓦砾逐一清运,短短数日内便让这片荒地褪去“脏乱差”的旧貌。但整治并非终点,为实现生态环境的长效蝶变,渭滨区秉持“修复+提升”理念,邀请专业团队对区域进行科学规划。

在改造过程中,建设者们巧妙保留原生树木,依地势打造错落有致的小游园,蜿蜒的通行步道串联其间,仿佛为绿地注入灵动的“脉络”。新栽种的树木、绿篱与草皮层层叠翠,构筑起立体绿化景观;精心设计的楼梯台阶,既保障通行便利,又增添空间层次感。如今,这片土地已焕发勃勃生机,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安装路灯、布置果皮箱、安置休闲座椅,预计6月下旬,一座集生态、休闲、观赏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绿地将全面落成。

“以前路过都得捂着鼻子快走,现在满眼绿意,还能带着孩子来散步玩耍!”周边居民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这片昔日的荒滩,正以“城市绿肺”的崭新姿态,成为居民家门口的“生态会客厅”。今年以来,渭滨区城管执法局以点带面,累计投入340万元推进多项绿化工程:公园南路游园灾后重建成活力新地标,滨河南路东段绿化提升绘就河畔风景线。数据见证着蜕变——4760平方米绿篱麦冬焕发新绿,4159株乔灌木挺拔而立,25万平方米绿篱草坪被精心修剪。这些数字背后,是渭滨区用“绣花功夫”编织城市生态网络,让绿意浸润城市肌理,持续刷新城市“颜值”与“气质”的坚定实践。

科技赋能,破解噪音扰民难题 

英达路位于繁华商业街区,周边高层小区林立,游园广场成为广场舞爱好者的聚集地。然而,长期以来,高分贝的音乐声让周边居民苦不堪言。“高峰期噪音能达到70分贝,家里关着窗户都觉得吵,晚上根本无法好好休息。”家住英达路御园华庭小区的单师傅回忆道。今年,随着城市精细治理行动的开展,渭滨区城管执法局迅速行动,联合陕西烽火宏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全市率先试点应用广场舞定向音响系统。该系统运用先进的声波定向传播技术,就像给声音装上了“导航”,将声浪精准控制在活动区域内,实现了“场内热闹非凡、场外宁静如常”的奇妙效果。经现场专业测试,系统启用后,广场外围噪音大幅降低,完全符合居民区环境噪音标准。

“科技手段让城市管理更有温度。”渭滨区城管执法局执法股李宏刚介绍道。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有效避免了执法人员与群众之间的矛盾冲突,更通过“疏堵结合”的方式,巧妙平衡了群众文化活动需求与居民正常生活秩序。目前,英达路的成功经验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技术方案,即将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应用,让“静音治理”成为渭滨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新名片。

长效管理,彰显城市治理担当 

从英达路“静音革命”破解民生难题,到快速干道“绿满荒滩”重塑生态底色,渭滨区城管执法局以“绣花功夫”织就城市治理新图景,生动诠释着从“粗放管理”向“精细治理”的深刻跨越。据了解,该局创新推出“七允许、优化两服务”执法新模式,既竖起市容秩序的“标尺”,又点亮城市烟火的“温度”——今年以来,通过柔性引导规范出店经营2092户、占道经营2565处,让商铺林立与街面整洁并行不悖,实现城市治理与民生需求的双向奔赴。

为确保城市管理“全覆盖、无死角”,渭滨区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动态考核机制,对清姜河两岸、龙山片区等重点区域开展227次高频巡查,清运生活垃圾超1万吨。执法人员化身城市“美容师”,用脚步丈量街巷,以匠心雕琢细节,让每一处背街小巷都焕发新颜。

“城市品质提升永远在路上。”渭滨区城管执法局副局长孟立峰表示,未来将锚定“宜居”目标持续发力:在巩固英达路降噪、快速干道绿化成果的基础上,全力推进石鼓山核心区景观升级与公园南路游园建设;同步统筹抗旱保苗工作,将短期攻坚与长效管理有机融合,通过完善智慧监管平台、优化网格化管理体系,推动城市治理从“集中整治”向“常态精治”迭代升级,让城市既有“面子”更具“里子”,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李海妮)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