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身勾打要快,后拉下压要猛。”在陕西省榆林强制隔离戒毒所的训练场上,警务技能教官王甜正在为40余名民警示范擒敌拳动作要领。他身板挺拔、动作利落,一招一式都充满精气神和利落劲。这位被同事称为“武教头”的副大队长,正是榆林所实战大练兵中涌现出的“土专家”之一。
自实战大练兵开展以来,省榆林戒毒所创新开展“尖兵领训”计划,从民警中选拔出12名业务标兵组成教官团。他们中,既有多次在全所教育矫治技能比武中摘金夺银的“武教头”,也有多年在全省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好老师”,还有被司法部戒毒局评为全国百名教育矫正专家和个别教育能手的“老管教”。在尖兵的示范带动下,广大青年民警自发成立“练兵互助小组”,带动全所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在警务技能训练中,练兵办将全体民警分为队列、擒敌拳、警棍盾牌操3个方阵,方阵人员每15天进行一次轮换,并坚持每日一练,确保“人人参与、个个达标”。针对政策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单元,政治处统筹安排,各部门以周为单位轮流承办“业务大讲堂”,由各部门负责人、业务骨干结合岗位职责对各民警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内容涵盖执法管理、个别教育、社会化延伸、公文写作培训等多个方面。要做到让每个部门都上台、每项业务都有人讲、每名民警都敢讲会讲。”在所领导看来,不仅要通过“大讲堂”让广大民警坐下来听、学,更要通过“上台讲”要求民警思考工作、总结经验、善于分享,将民警培养成勤思善谋、能干会讲的综合型人才。
薪火相传“师徒制”。会议室里,一场特殊的“拜师仪式”引人注目。15名青年民警向导师递交“拜师帖”,结成“1+1”帮扶对子。根据省戒毒管理局《〈关于深入实施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的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省榆林戒毒所青年民警占比较大的具体实际,启动了青年民警“双导双培双提升”工作,为全所15名35周岁以下的青年民警各配备1名思政导师、1名业务导师,旨在通过“双培养”,即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能力培养并重的路径,实现青年民警“双提升”,即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同步提升。
“以前觉得下笔千斤,有了这些素材,让我觉得公文写作不再那么难。”宋昊说。“双导双培双提升”工作以“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问策能对、遇事能办”为目标,通过开设笔耕课堂、业务课堂、时代讲堂、调研课堂、实践课堂等“五类课堂”,让“导师”的理论和业务知识从文件柜、笔记本走向大讲堂,工作经验通过手把手进行传递,全力帮助青年民警成长、成才。
随着大练兵的深入推进,“土专家”领训、“轮值制”覆盖、“师徒制”传承这类以“身边人”教“身边人”、以“实战需”定“练兵策”的创新模式,正在将一线民警积累的“土经验”,转化为驱动队伍战斗力提升的强大引擎。(张佳骏 慕波波)
责任编辑:曹新宇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