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西安市莲湖区检察院:在西五台云居寺开启跨越时空的对话

发布时间:2025-06-11 10:55:4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漫步洒金桥,熙熙攘攘的人潮裹挟着热烈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甜糯的甄糕,香酥的牛肉饼,醇厚的油泼辣子……欢快的音符在一方天地里恣意跳动。喧闹沸腾的市井深处、曲折幽长的小巷尽头,隐匿着一座庄重古朴的寺院——云居寺。这座始建于唐代的皇家寺院,历经岁月流变,承载千年风霜,正以静默的姿态守护着绵延千年的历史记忆。近日,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检察院深化开展文化“寻保传”专项活动,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岳娟带领干警走进这座千年古刹,体验奇妙时空流转,感受深厚文化底蕴。

领略盛唐“孝文化”精髓

唐代奉行“以孝治天下”,大力推崇“孝文化”。唐太宗李世民堪称践行“孝文化”楷模。据史料和考古发掘考证,唐太宗李世民之母笃信佛教,每年数次前往终南山南五台朝山拜佛。李世民体恤母亲年事已高、旅途劳顿,便仿照南五台在宫城广运门以西、太极宫城南墙上,沿起伏地势筑建了五座佛殿,供其母瞻仰朝拜。因共有五个高台,又与终南山南五台遥相呼应,故称西五台。又因寺院上空常见祥云环绕,久聚不散,如菩萨显圣,故又称云居寺。可以说,“孝文化”深深烙印在大唐文化脉络中,既是政治稳定的基石,也是社会和谐的保障。孝,如春风化雨,滋古润今,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基因,也是这座千年古刹的文化名片。

探寻建筑与信仰艺术遗珍

整座寺庙坐西向东,沿山门拾级而上,五座高台层层递进,布局狭长、错落有致,形成独特的视觉韵律。大雄宝殿的斗拱体系完整保留着宋代《营造法式》特征,地藏菩萨殿系明代燕王朱棣所建,充分彰显明代建筑韵味。依次经过灵应台、文殊台和地藏台,在质朴刚硬的宋代硬山式建筑风格和威严肃穆的明代建筑风格之间自由切换。卧佛殿内的卧佛塑像线条流畅、比例精准,其身后的十大弟子塑像,雕刻精细,神态各异,展现出精湛的造像技艺,堪称佛教信仰艺术精华。还有那些战火焚毁的台阁、墙面褪色的彩绘、香火熏黑的梁柱,共同构成了文明传承最真实的样貌。

从“静态保护”走向“动态传承”

云居寺是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其坐落的隋大兴、唐长安宫城遗址,是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寻访过程中,检察官们重点查看了寺内文物设施管护及寺院周边环境情况。针对寺院门前巷口占道经营堵塞通道和垃圾污染等问题,我院秉持“系统性保护”理念,能动履职办案,协同行政机关推进问题整改。与此同时,检察官们主动了解寺院文物保护新需求,并提出促进文物活化利用方面的意见建议:

一是数字技术赋能文物保护。通过3D扫描为寺内文物量身定制数字身份证,建立完善文物数字档案;利用大数据技术做好文物保存环境监测、保存状态评估等工作,为后续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非遗项目助力文化传承。利用传统节日和后台区域开放日开展“传统扎染”“古法制香”等民俗非遗体验活动,深化文化交流互动。

三是文旅融合扩大公众参与。与广仁寺、回民街等景点联动,规划设计“一日游”项目,游客可同步体验西安美食和传统文化,提升文旅集群效应。

云居寺犹如一本立体史书,孝道文化、建筑美学、佛教禅意与市井烟火在这里交融。登临高台远眺,远处楼房高耸林立、近处古寺草木深深。如何同步服务保障好城市发展和文物保护,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共生共荣,是镌刻在检察官们心头的深切牵挂。

(西安市莲湖区检察院 赵蓉蓉)

责任编辑:曹新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