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先行调解+当场履行 陕西柞水法院实质性解纷书写司法温度

发布时间:2025-05-23 10:52:2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今年以来,柞水法院大力推行先行调解工作,立案后积极引导当事人进入调解程序,将其作为构建“分层过滤”解纷体系的关键一环,努力实现“诉求马上办、矛盾不上庭”,并跟进、督促债务履行,全力为当事人兑现真金白银。

合伙退股起纷争  调解促和钱货清

原告汪某与被告张某系朋友,二人之前合伙购买了一辆装载机,2016年11月,原告将其装载机份额折价6.5万元转让给被告,装载机归被告张某一人所有,并约定转让费未付款期间,被告支付原告利息。后经原告多次催要,被告未予支付,原告于2025年2月将装载机从被告处开走,双方剑拔弩张。立案后,法官多次与双方沟通,向原告解释被告家庭状况,分析不付款原因,取得原告谅解;向被告说明法律规定,讲清法律后果。经多轮沟通,5月21日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在法官的见证下,原告向被告退还了装载机,被告向原告支付了转让费7万元现金。一手交钱,一手返还财物,双方握手言和。

邻里漏水引争议   共商定损化干戈

原告肖某与被告何某系楼上楼下住户。2024年某日,被告家中漏水导致原告家中墙面等处受损,双方就赔偿事宜无法达成一致。法院向双方释明,司法鉴定可以明确损失金额,但费用高、耗时长,经双方同意,原被告各邀请一名经验丰富的涂料工人,确定漏水范围及损失修复金额。法官耐心分析案件,告知被告,房屋漏水导致楼下房屋受损,其作为侵权方应当承担停止侵害和赔偿损失;告知原告,应对损失有合理预期,引导其在有理有据的前提下,提出合情合理的赔偿请求。经过多轮调解,两方打开心结,最终达成一致,被告当场向原告支付损失赔偿金8000元,邻里纠纷终化解。

昔日借款生嫌隙  情理相劝促还钱

原告徐某与被告吴某系朋友关系,因家庭困难,被告向原告借款20万元,到期后未予归还。法院受理后,法官从“法”字出发,告知被告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从“情”字入手,引导被告回顾原告对其帮助之情。见被告态度缓和,又向被告讲明原告如今生病住院急需用钱的现状。被告在法官的劝导下,筹钱当庭还款,原告欣然撤诉。

车辆碰撞争赔偿  小额纠纷巧化解

2025年3月,被告黄某驾车不慎碰撞原告何某停放路边的车辆致其受损,双方因替代性交通费赔偿金额协商无果,原告诉至法院。案件受理后,法官发现争议标的额较小,遂主动约谈双方,深入剖析争议焦点与矛盾根源,向被告阐明相关法律规定明确其赔偿责任,同时引导原告合理预期费用主张,并向原告说明被告因伤未愈导致前期沟通不畅的情况,最终在法官耐心调解与法律释明下,双方达成和解并当场履行这起小额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误导投保惹争议  全额退保平事端

2024年1月,吴某与某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保险合同并缴纳保险。一年后,吴某发现保险合同内容与销售人员描述不一致,认为销售人员有误导行为,故要求解除保险合同并退回保费。法院受理后,法官耐心调解,指出保险公司应严格管理,监督规范销售过程,避免误导销售发生,促进保险行业健康良性发展;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也要提高风险意识,仔细阅读保险合同条款。经多轮沟通,最终双方解除合同,10天内保险公司全额退还保费,案结事了。

从“对簿公堂”到“握手言和”,从“纸上权益”到“真金白银”,柞水县人民法院始终以“案结、事了、人和”为目标,做实先行调解、力促实质解纷、深耕执源治理。每一次耐心的倾听、每一回实地的走访,都是司法为民的初心写照。(以上人物均为化名)

(柞水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