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陕西省商洛市委副书记、副市长赵孝在“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一季度,商洛市生产总值增长6.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6%,均居全省第二;1-4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2%、居全省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居全省第二,实现了高点起步、高位开局。
强链聚能筑根基 工业焕新添动能
商洛市始终将项目作为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聚焦“四个一批”精准发力,推动投资高速增长。在精细管理抓建设方面,优化“六库两线一码”平台,强化项目建设调度与日常监测,建立新开工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清单,落实市级领导包抓责任制。截至4月底,160个省市重点项目开工在建142个,开工率达88.75%。后续将加快推进西十、西康高铁和洛卢高速、商洛电厂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年度投资额增长29%。
在主动出击争资金上,发挥市县项目包装策划专班作用,抢抓政策机遇,今年新谋划储备政策性资金项目264个、总投资298.4亿元。未来将加大争取力度,确保项目库项目数量动态保持在500个以上。
精准发力促招商也成效显著,围绕五大产业集群,精准绘制产业图谱和招商图谱,谋划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项目198个,成功举办第四届乡党回乡发展大会。1 - 4月,签约项目49个、总投资62.9亿元。后续将继续强化产业链招商等,落实跟踪服务机制,力争全年实际使用内资、外资增速分别增长8%、6%。
商洛聚焦工业升级,以绿色为方向,以园区为承载,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园区提标扩容,深入实施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1 - 4月,全市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92.54亿元、增长15.1%。后续将加速商洛高新区创国高等,努力实现省级以上开发区全覆盖。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突出抓好新能源及储能产业,全市总装机规模突破269万千瓦、产值突破16.8亿元。后续将加快建设进度,打造西部最大抽水蓄能产业基地,争取全年实施市级重点工业项目50个,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聚焦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快培育新材料、绿色食品等产业集群。1 - 4月,全市新材料、健康医药、新型建材规上企业产值分别增长12.4%、26.5%、10.1%。后续将推动企业数智化改造,建设健康医药产业集聚区,力争年内新材料、绿色食品、健康医药产值分别达到235亿元、30亿元、18亿元。
文旅消费拓赛道 开放创新增活力
商洛立足优越的气候生态条件,持续打造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壮大赛事经济,举办全国青少年排球赛等体育赛事28场次,带动消费近9000万元。后续将筹办好2025-2028连续四届世界中学生排球锦标赛、亚洲杯沙滩羽毛球锦标赛等高规格赛事以及“秦岭传奇”“一县一品牌”系列特色赛事,将商洛打造为名副其实的“赛事名城”。
深耕文旅康养,举办2025秦岭生态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开工建设10个康养标杆项目。今年1 - 4月,全市游客人次和旅游花费分别增长7.9%、8.5%。下一步,将推动旅游度假区创建,加快31个康养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医、养、游、体、药、食”全链条发展。
加力提振消费,实施提振消费“七大行动”,举办51场次促销活动。1 - 4月,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35.81亿元、增长13.7%。后续将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打造公园经济、夜间经济,办好红酒节、秦岭山珍美食大赛等促销活动,确保消费市场持续活跃。
商洛依托西商融合协同发展机制,打通发展路径,同时积极对外合作交流,贸易伙伴扩大到56个国家和地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大力实施“商山英才”计划,加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培育,为重点企业选聘“科技副总”“科技顾问”。围绕招商、科技、教育、医疗等9个领域签订合作协议,支持市内企业与西交大、西电等高校院所加强产学研合作,做实“西安研发、商洛转化”。后续将继续深化西商融合,建好产业创新聚集区。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赋能发展,出台《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若干措施》,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重点外贸企业扩大出口,参加“陕耀全球”拓市场抓订单活动,组织7家外贸企业赴迪拜、哈萨克斯坦等参加国际展会,与波黑共和国布罗德镇市结成友好城市。接下来,将加强同舟山港、青岛港、连云港港、西安港务区海铁联运合作,把商洛陆港建设成为连接浐灞国际港和东南地区的区域性货物集散中心,力争年底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15.5亿元以上。
民生提质增福祉 安全固本守底线
商洛始终坚持政策、财力、服务向民生倾斜,办成一批实事好事。提升城乡品质,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对全市所有1112个居民小区开展环境整治,创新推行“4+5”物业服务管理模式,中心城区小区实现物业全覆盖。持续推进“千万工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到92%、86%。接下来,将有序实施老化管网更新、全域污水垃圾PPP等城市补短板项目,加快老旧小区改造,今年再新建康养、旅游、宜居乡村313个,培育“千万工程”省级示范村34个。
优化公共服务,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26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1万人。全面取消公立医疗机构门诊预交金,对乡镇卫生院“一院一策”进行提升,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接下来,将积极推进职业技能提升、劳务品牌培育、就业服务提质三项工程,抓好市中心医院“三甲”复审和商南、山阳县医院三级医院创建。
解决急难愁盼,制定出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方案》,加快灾后恢复建设,推进集中整治,办好16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后续将努力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商洛坚持树牢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风险,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抓实问题整改,完善机制,采取措施,建立台账,目前各项问题均按时序进度整改。后续将加大力度推进,做好建章立制。
守牢底线红线,牢记“国之大者”,压实“三个责任”,抓好生态保护,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后续将持续强化任务落实,守住底线红线。
维护安全稳定,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行制度,开展行动,加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后续将持续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开展专项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赵孝表示,商洛已迈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正处于打造“一都四区”的关键时期。未来,商洛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贡献力量。(潘睿)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