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陕西洛南法院:互动普法+精准建议 赋能未成年人保护

发布时间:2025-05-22 10:46:1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法律意识,聚力关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洛南法院灵口法庭在灵口镇某某社区创新开展“金果映河洛、法治护‘未’来”法庭品牌创建活动,通过“沉浸式”互动普法与“问诊式”座谈研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蓝天。

日前,灵口法庭受理了一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案件事实简单明了,但驾驶机动车的侵权人为未成年人,因事故造成伤残并留有跛足后遗症的受害者也为未成年人。针对诸如此类未成年人在道路上“狂飙”造成事故的案例屡见不鲜的现状,灵口法庭庭长、办案法官张亚楠决定与社区干部和群众围坐在一起,举办“普法微课堂”。近日,灵口法庭干警来到灵口镇某某社区举办“普法微课堂”,针对群众提出的监护人责任、侵权责任中赔偿项目和标准等问题,张亚楠现场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未成年人致害责任”和“交通事故责任”等条款进行了专门的解读,并通过审判实务中的典型案例讲述民法典条文要义,让在场干部群众都听得懂、用得上。

 

“普法微课堂”结束后召开的未成年人保护座谈会上,张亚楠通过剖析违法驾驶案例,让在场的群众深刻的认识到“道路不是游乐场,违法驾驶代价大”的社会危害和法律后果。同时张亚楠建议与社区建立“法典护苗”机制,希望依托社区网格精准排查无监护人、无固定居所、无稳定就学的“三无”未成年人,建立重点帮扶台账,同时组建监护人普法微信群,定期推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条款等法律知识,引导家长既强化监护意识又善用法律维权。社区支书连连点头:“这个法子好!把法律讲活了,我们工作也有了抓手。” 

在“金果映河洛,法治护’未’来”品牌创建实践中,灵口法庭以“互动普法+精准建议”为着力点,推动普法模式从单向灌输向多元参与转变、保护重心从事后救济向源头预防延伸转变、治理格局由司法独奏向社会共治转变,促进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长效化,以司法温情与法典威严共筑防护网,让法治阳光照亮未成年人成长之路。(郭钊)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