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西安新城法院:把矛盾化解在前端 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发布时间:2025-05-14 09:53:1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四月的暖阳斜铺在新城区综治中心门前,几位大爷大妈围坐在石阶旁,笑谈声随着春风飘散。走进大厅,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正以热忱的态度接待每一位来访群众:信息登记清晰规范,事项受理有条不紊,分流处理精准高效,政策解答耐心细致。整个综治中心如同精密运转的齿轮,将群众的急难愁盼逐一拆解、妥善解决。

为进一步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推动源头防范、前端化解工作纵深发展,去年3月,新城法院委派法官正式入驻新城区综治中心。法官入驻综治中心并非简单的场所叠加,而是司法职能与社会治理的深度交融。新城法院诉讼服务团队与区综治中心联动开展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工作,为群众带来不一样的纠纷化解体验。

前不久,八十多岁的党奶奶在儿子的搀扶下,来到新城区综治中心反映情况。原来,她将两套拆迁安置住房误赠给了孙子康某,双方签订赠与合同后,党奶奶多次向其孙陈述案涉房屋处置的真实想法,但康某一直占有案涉房屋未予返还。经过区综治中心法官的耐心指导与释法明理,党奶奶将起诉状、拆迁安置补偿协议、拆迁回迁档案等证据材料准备齐全,在综治中心提交了立案材料,一次性立案成功。

新城区综治中心的全称为“新城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这是一个协调解决全区矛盾纠纷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中心采取“7+X”的常驻、轮驻联合运行模式,统筹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力量,集成信访事项办理、矛盾纠纷调解、诉讼、仲裁、行政复议、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功能,建立“统一登记受理、当场分类接待、精准协调处理、限期办结反馈、跟踪督办回访”的工作流程,为群众提供全面、高效的解纷服务。

服务方式集约,群众更方便

为方便群众参与纠纷解决,新城法院将诉讼服务部分功能迁移至区综治中心,为群众提供一站式集约化便民司法服务。经过前期筹备建设,目前该中心已具备立案登记、先行调解、司法确认、信访接待等多种服务功能。在该中心,一个窗口可以办理多个事项,当事人不用多跑路,就可以享受到信访、调解、司法确认、立案登记等一体化、便民化、人性化诉讼服务。

“感谢赵法官的耐心调解,困扰我四年之久房屋过户难题终于解决了。”在区综治中心的调解办公室,当事人白女士送来一面锦旗。原来,原告白某与被告杜某于2020年9月办理了离婚登记,离婚协议约定房产归白某所有。后原告白某曾多次催促杜某配合办理房屋过户手续,杜某因生意周转需要未予配合。白某无奈来到区综治中心,希望能尽快化解纠纷。法官收到案件材料后,立即联系被告征询其调解意愿,通过电话沟通、面对面调解等多种方式协调,法官不断深入进行释法明理,原告白某也体谅了杜某生意周转的难处,在过户期限上做出让步。最终,双方在综治中心法官的耐心调解下达成调解协议,该起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服务措施优化,群众更明白

为来访群众进一步了解工作流程,新城法院不断优化该中心的各项服务措施,一是将诉讼服务、信访接待的流程、制度,以及接待人员的职责分工制成展板,悬挂在醒目位置,使来访群众对相关流程及责任人一目了然。二是加强对来访群众的诉前引导,由专人指导其填写来访登记表,了解其来访目的,然后根据群众反映的不同诉求,根据责任分工,引导其到归口窗口处理。三是诉访无缝衔接,对涉及涉诉信访的来访群众,积极做好答疑解惑、释法明理工作,尽力做到息诉罢访。

“入驻区综治中心后,纠纷化解的效率大幅提升了,以往群众碰上纠纷得在不同部门间来回跑,耗时又费力。现在法院诉讼服务团队入驻综治中心,打造出风险排查、纠纷化解、投诉受理、诉讼服务一体化的‘一站式’平台,群众解决纠纷再也不用东奔西走了。”入驻区综治中心的法官如是说。

服务过程高效,群众更暖心

在该中心,可以为当事人提供全流程线上调解服务。调解员线上接收案件后,在线上开展调解工作,指导当事人线上阅看调解笔录、线上对调解协议签字确认、线上申请司法确认。法官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后,以电子方式在线将法律文书送达至当事人手机端。线上“先行调解+司法确认”提高了纠纷解决的效率,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人性化的服务让群众更暖心。新城区综治中心运行以来,法官共计接待当事人79人次,法官调解成功并申请司法确认案件156件,参加区信访局研判会议4次,与区信访局共同接待信访户,认真倾听群众反映的诉求和问题,从法律专业角度释法明理、指导中心开展调解工作。

基层社会治理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冷暖,“小治理”关乎“大平安”。新城法院诉讼服务团队将继续将利用好新城区综治中心这个平台,坚持调解优先,强化部门联动,发挥矛盾纠纷化解合力,进一步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真正实现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化解千千结”。(李京霞)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