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陕西商南法院:三省司法协作再延伸 跨域解纷护民暖人心

发布时间:2025-04-09 10:39:5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法官啊,这可咋办呐!我这一万元押金,都被拖欠8年了,我年纪大了,实在不知道该咋要回来……”75岁的王某,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焦急与无助,用颤抖的双手紧紧攥着求助材料,走进了陕西商南县湘河法庭。

2017年8月,家住陕西商南县湘河镇的王某,怀揣着对生活的期望,与湖北郧阳区鲍峡镇的张某达成加工道木的约定,并按照要求支付了一万元押金。可现实却如同一记重锤,张某既没有履行加工义务,也迟迟不肯退还押金。在王某的多次催促下,2022年7月22日,张某补写了一张欠条,可即便如此,还钱之事依旧石沉大海,没有音信。

年逾七旬的王某,疾病缠身,双腿行动不便,对于复杂的诉讼程序更是一窍不通。无奈之下,2024年5月,他走进了湘河法庭寻求帮助。按照常规的属地管辖原则,王某需要跨省前往湖北郧阳法院的鲍峡法庭起诉。但幸运的是,在2023年9月12日,陕西省商南县人民法院湘河人民法庭、河南省淅川县人民法院荆紫关人民法庭和湖北省郧阳区人民法院南化人民法庭签订了《陕豫鄂三地边界人民法庭司法协作框架协议》。湘河法庭秉持着 “群众少跑腿、法庭多跑路”的理念,主动突破地域限制,联合南化法庭迅速启动跨域协作机制。

从跨域立案时,湘河法庭工作人员手把手指导王某准备材料,到全程协助他向郧阳法院邮寄诉状;从材料代收时的细心核对,到电子送达中的及时通知,再到面对王某上门咨询时的耐心解释,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司法人员的心血。2024年11月,郧阳法院依法判决张某归还押金,可张某却依旧拒不履行,案件瞬间陷入执行僵局。

2025年初,满心无奈的王某因执行难题,再次来到湘河法庭求助。这一次,湘河法庭依托三省协作机制,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般,细致指导老人准备强制执行材料,并通过南化法庭与郧阳法院执行局紧密对接。仅仅用了20 余天,便成功扣划执行款。4月8日,当王某颤抖着双手接过拖欠8年的一万元押金时,泪水夺眶而出,他用一面锦旗,表达着内心深处最诚挚的感激。

此案,无疑是《陕豫鄂三地边界人民法庭司法协作框架协议》效能延伸的生动诠释。三省法院通过机制创新,成功构建起“诉求跨域受理、业务协同办理、效力全域覆盖”的司法服务网络,让边界群众真切感受到“异地打官司,就像在家门口”。他们以实际行动,为边界群众搭建起高效、温情的解纷网络,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跨域协作中焕发出蓬勃生命力,让司法的温暖,照进每一位群众的心田。(熊际人 吕桂英)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