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境外媒体看陕西|澄城:以点带面文旅深度融合 转型升级农业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04-02 17:03:4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三秦大地,春光明媚。关中东部,日新月异。4月1日至4月2日,2025“同根祭初祖 同心筑梦圆”境外媒体集中采访活动走进渭南市澄城县,探访澄城“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以点带面,“小花馍”里有“大故事”

“从2018年开始,就有很多大学生和社会团体来我们合作社参观花馍的制作过程。”在澄城面花传承传习体验实践基地,澄城面花传承人申红云骄傲地说。

来访的大学生和游客参观的是花样全、技艺含量高的花馍“艺术品”,更是其背后的关中文化,是历史在澄城留下来的宝贵遗产。

澄城面花俗称“花馍”,是北方面食中的一朵奇葩,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澄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元文化的风姿,在面花这一民间艺术瑰宝之中得到融合。澄城面花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复杂而精细的工艺手法,寓民俗、习俗、传说等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盼。

2017年,申红云与乡亲们联合创办澄城县红云花馍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成功注册“红云花馍”商标。红云花馍多次受邀参加北京五大名校联展、上海进博会、杨凌农高会、西安丝博会等大型活动,并荣获中国公益丹寨文创大赛金奖、陕西省民间艺术山花奖等多项荣誉。2023年5月,花馍作品“蛇盘兔、松鹤延年”成为“国礼”。

为了弘扬非遗传承和地域文化特色,满足更多人群的研学体验需求,2022年,在各方的协调支持下,县城南门口四千多平方米的场地被改造成为澄城面花传承传习体验实践基地、红云花馍作品展览馆、红云花馍传习展示展演馆、大学生非遗体验馆、劳动实践采摘基地等,并与省内外十余所高校和社会团体签订了非遗研学体验协议,接待研学体验者累计5800多人次。

从传统食品到艺术品,从艺术品到地方文旅的“带动者”……“小花馍”里有“大故事”,地方性的非遗也能绽放出闪耀的光彩,成为农文旅融合的“助推剂”。

多元荟萃,“文化园”趟出“融合路”

在尧头窑研学基地,造型粗犷古拙、形态栩栩如生的尧头黑瓷,吸引了采访团成员的目光。

尧头窑研学基地是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陶瓷爱好者们的“好地方”。在这里,他们可以上手体验“手工拉坯技艺”,收获自己制作的陶瓷作品。同时,这里也是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美术学院等高等院校的研学写生、摄影基地。基地里的玻璃吊桥、峡谷挑战、儿童游乐设施等,也满足了人们的休闲需求。

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位于澄城西南尧头镇,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尧头窑遗址,中国传统村落尧头村,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尧头黑瓷等优势,园区正在打造澄城文旅高度融合发展的代表地。这里有设计独特的游客调度服务中心,可容纳500辆车停放的生态停车场,与周围景观和谐统一的文化健身步道等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

在纵横交错沟壑间的古窑遗址上,用心去触摸渭北黄土高原的沧桑与古朴;在尧头老街具有渭北民居风格的茶吧、书苑、影视沙龙尽情放松;在渭北窑洞民宿,体验田园客栈的舒适和安逸;在“麦子泡”“水盆羊肉”等地方美食中,体验舌尖上的美味……

在澄城,类似的农文旅融合园区还有很多。譬如位于澄城县城南6公里处的印象古徵民俗文化园,集乡村旅游、文产品鉴等为一体,具有浓厚的关中地域特色和休闲属性。围绕“文化创意”“情感旅游”“庭院养老”等新业态打造多元“文化+”综合体,利用闲置学校建成富有澄城特色的中式餐饮部,以文艺演出为亮点建成纳凉休闲区,利用废弃窑洞建成富有现代都市气息的七面窑火锅区,利用破落庭院建成适合养老休闲的民宿……

农文旅融合,是澄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破局之道”。“文化园”趟出“融合路”,小县城也有“大文旅”。

转型升级,“小果果”开拓“大市场”

你听说过SOD苹果吗?在明康汇澄城海澄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葛志虎向大家详细地讲述了公司苹果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前景。

在苹果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该公司一边在品种上下功夫,积极引进瑞雪、香妃、红斯尼克、福星等新品种;一边在种植管理上做文章,实现全园滴灌和水肥一体化,自主设计制作的田间转运车和果筐双叉使苹果采收效率提升60%。

除此之外,该公司积极推广种植“SOD苹果”。“SOD苹果”以红富士苹果为“原果”,通过植物诱导技术使果实中的SOD含量达到普通苹果的3倍以上,营养价值加倍,“身价”也迅速飙升。

“江浙沪是澄城苹果的主要市场。目前,我们正在逐步推进香港市场的销售布局,然后进一步开拓东南亚高端果业市场。”葛志虎说。

海橙果业坚持走高端路线、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努力,也正是澄城水果产业发展的关键。而改革转型以及品牌的打造,助推澄城水果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庄头镇郭家庄村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曾经以苹果闻名全省的村落,如今已成为渭北樱桃第一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万元。九十年代中期,苹果产业在国内市场逐渐趋于饱和,澄城县果断吹响农业改革的“先锋号”,将樱桃种植作为突破口进行产业调整。以郭家庄村为代表的澄城樱桃,逐渐在全国打响了知名度。

樱桃交易市场管“出货”,樱桃实验站提“品质”……短短十几年,澄城便成为陕西最大的樱桃连片栽植区,引领澄城人民奔向富裕路。通过对产量的控制,澄城樱桃的质量一直保持稳定,并逐步进入高端市场。2023年,澄城樱桃出口至迪拜等国家。

好产品,离不开好品牌。2020年,澄城县创新打造“一箭穿心”品牌LOGO和“澄城樱桃甜蜜蜜”广告语,一时间风靡全国,澄城樱桃的影响力迅速提升,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12.32亿元。

此外,以陕西百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农业企业,在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方面不断努力,研发出樱桃美容护肤品、樱桃果汁、樱桃酒、樱桃果脯、樱桃果醋等系列产品,进一步延伸了澄城的农业产业链。

通过全方位的“提质增效”,澄城农业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小果果”正在占领更大的市场。

“小花馍”里,藏着带动地方文旅发展、推动农文旅融合的智慧;“文化园”中,是农文旅深度融合的有力实践和探索;“小果果”通过差异化竞争、品牌打造等开拓“大市场”,打通百姓的致富路……在澄城,一幅文旅深度融合、农业提质增效的高质量发展图景,正徐徐铺展开来。(文:李洋 曹新宇)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