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小王与小刘协商一致签订《委托协议书》,小王委托小刘为其申请公租房资格,并依约支付小刘服务费用2万元,小刘承诺6个月内一定让小王进入摇号流程。
2024年12月,小王登录西安市保障性住房服务平台查询,发现其并未通过资格审批,遂联系小刘协商要求返还2万元服务费,小刘拒绝退款并让其继续等待。小王电话询问西安市住房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人员,该中心人员得知情况后回复表示,小王被骗了,且因让他人代办保障房资格的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取消了小王资格申请并在两年内禁止再次申请。小王将小刘诉至法院,要求小刘返还2万元及利息。
碑林法院审理后认为,本案为委托合同纠纷。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本案系小王委托他人为其代办公租房而引起的争议,代办公租房的行为,违反公序良俗、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扰乱了正常的公租房管理秩序,侵害了国家关于公租房的相关政策规定,应属无效合同,该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小刘因此取得的财产应予以返还。小王要求小刘返还收取的办事费用2万元,法院予以支持。小王诉请的利息,于法无据,法院不予支持。
法官提醒
虽然合同基于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而成立,但是违背公序良俗或者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是无效的。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不可为一己私利而破坏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
公租房是国家提供的保障性住房,申请各种保障性住房全流程不收费、不代办、无中介,分配需通过报名摇号、公示。谎称具有内幕消息、插队办理的,要警惕其为骗子。请大家提高警惕,不相信、不委托任何以收费为目的的机构或个人代办保障房资格,避免损失。(王超)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