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西安长安法院:法徽映初心 温情护家安

发布时间:2025-03-20 10:19:1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司法的温度不在宏大的叙事里,而在法官俯身倾听时弯下的腰身中”。在审理完一起离婚案件后,西安长安区人民法院引镇人民法庭杜晓艳法官在办案手记中这样写道。

这是一起第二次起诉离婚的案件。原告冯某和被告高某于2008年初结婚,婚后育有一子一女。原告曾于2023年曾起诉离婚,后被驳回诉请。但在此次起诉过后,原告认为被告仍然不顾念往日情分,也未曾尝试修复夫妻关系、关心孩子成长,于是2025年2月,原告又将被告起诉至长安法院要求与之离婚,并对两名子女的抚养权及双方名下共同拥有的财产和债权债务进行分割。

“你结婚以后就不管我,不管娃,不管家,家里的钱大部分都是我打工挣的,你一直也没个正经工作,凭啥要娃的抚养权?咱俩名下的车一直是你在开,还在外面欠了一屁股账,今天你把这些事儿给法官好好说说!”

“我没正经工作?我在火锅店上班不是正经工作?一个月工资3000多,不管咋也稳定着呢,两个娃凭啥都跟你?你这就是不讲理!”

庭上,双方当事人又一次吵了起来,杜晓艳法官见状首先安抚了双方的情绪。“你们先别吵,咱一样一样来。债权债务和你们名下共同拥有的车辆需要根据你们双方提交的证据再分析。两个孩子都大了,我们首先需要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看他们想跟着谁一起生活,再对抚养权进行明确。”

为精准把握未成年人真实意愿,杜晓艳法官创新采用“三阶谈话法”:先由法官助理刘卓与孩子游戏互动消除戒备,再由杜晓艳法官用“拉家常”的谈话方式帮助孩子们打开心结,最终在法官的主持下形成《未成年人意愿陈述书》作为抚养权确认的重要依据。在谈话中,当孩子出示手机里珍藏的2019年全家福时,杜晓艳轻声问道:“这张照片为什么一直没删?”少年红着眼眶回答:“我想记住爸爸爱我们的样子。”

2025年2月,随着法槌落下,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在法律上画下句点,在充分考虑孩子意愿的情况下,两个孩子的抚养权均归原告所有,法官对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也依法进行了判决,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现该案判决已生效。

结案次日,当事人为杜晓艳法官送来锦旗。他们说,是杜法官帮他们把离婚从“撕破脸皮”的事,变成了让孩子能继续相信爱的过程。当事人的话语,道出了这面锦旗的重量。在基层家事审判的工作中,杜晓艳法官说:“我始终坚信,法律不仅是裁断是非,更需要缝合那些被撕裂的情感与人生。我们作为法官,不仅仅要会‘坐堂断案’,还要俯下身子体会当事人的急难愁盼,才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才能不愧于‘人民法官’这个光荣而又神圣的称号。”(刘卓)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