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全方位打造品牌矩阵,赋能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3-14 15:06:5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检察院先后打造了“轻罪‘横’快办”“检护长城 法润文旅”“榆e枢”等工作品牌,涵盖了案件侦办、公益诉讼检察等领域,以品牌矩阵推进基层院建设。

2024年5月11日,榆林市横山区“轻罪案件一站式办案中心”揭牌仪式在榆林市公安局横山分局举行,榆林市横山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崔虎林主持仪式。

2024年,榆林市横山区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陕西省检察机关“三个一”工作思路,围绕深化“三有”争创和“三个年”活动,突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立足检察职责,结合横山实际,积极推动地域文化、创新文化与检察业务的深度融合,做实、做亮、做强基层检察文化品牌,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

深挖案件侦办富矿,树立高质效办案标杆

在法治建设的进程中,横山区检察院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司法效率与公正并重的新理念,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优化了司法资源配置,更提升了办案质量与效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2024年4月26日,榆林市横山区检察院检察官走进企业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助力筑牢企业安全生产防线。

案例是法律生动的注解,办案则是检察机关最好的名片。横山区检察院在区公安分局设立了“轻罪案件一站式办案中心”和速裁法庭,并配套制定了《轻罪案件“一站式”办理办法(试行)》,为危险驾驶、非法占用农用地等轻罪案件量身定制了快速通道。这一机制明确了案件办理的具体原则、范围、流程及时限,实现了案件的快慢分道、繁简分流,有效提升了诉讼效率。同时,与区公安分局联合签署的《关于认罪认罚案件适用速裁程序工作机制(试行)》,进一步打破了信息壁垒,统一了办案标准,为轻罪案件的集中高效办理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

2024年8月27日,榆林市横山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干警在横山区波罗镇实地查看明长城波罗堡安全隐患保护整改情况。

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平台,横山区检察院对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轻微刑事案件提前介入,通过简化审查报告、制定“表格式”起诉及审判文书等措施,实现了案件的相对集中移送、具结、起诉、开庭及宣判,极大地拓宽了速裁程序的适用范围,缩短了办案周期。据统计,“一站式办案中心”成立以来,已对40余起非法占用农用地案、15余起危险驾驶案适用速裁程序,速裁程序适用率达40%,有效缩短办案时限,平均办案时长为10天。该工作品牌在榆林市检察机关检察品牌建设擂台赛中获评一等奖。

在提升办案效率的同时,横山区检察院高度重视案件质量。建立了探索创新“榆e枢”案管品牌,形成了数据核查、流程监控、案件质量评查和数据分析研判会商机制相融合的监管新模式,打造了“刚性+柔性、智能+人工”的案管新体系,实现了业务数据的全流程管理,确保了案件办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实现办案质效的整体提升。该工作品牌在榆林市检察机关检察品牌建设擂台赛中获评二等奖,并被陕西省检察院确定为省级重点立项品牌。

 

2024年10月29日,榆林市横山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干警实地查看无定河王圪堵段河道安全和水质情况。

此外,横山区检察院积极响应上级检察院的号召,成立了检察侦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关于加强检察侦查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明确了侦查工作的组织架构、运行模式及案件线索移送等关键环节,为立案侦查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案件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主动挖掘案件线索、认真研判问题、关注重点案件等措施,成功办结了一批检察侦查案件,有效维护了司法公正。

聚焦主责主业,横山区检察院全面推动“四大检察”协调充分发展,从规范化管理、专门化履职、数字化赋能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监督办案质效。截至2024年年底,该院共办理各类案件1470件,其中,受理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案件401件558人,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17件。制发各类检察建议143件。立案监督涉民营企业刑事案件1件,办理行刑反向衔接案件11件,终结审查4件,行政机关均予以回复采纳。2个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典型案例,5个经验做法被陕西省检察院刊发,“侦监协作”工作经验在陕西省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

2024年2月23日,榆林市横山区检察院召开了网络视频远程公开听证会,远在西安市的控告人打开手机,通过远程视频连线方式全程参会。

砥砺司法为民初心,培树高质效履职品牌

在追求案件办理高质量的同时,横山区检察院深刻认识到,做好办案的“后半篇文章”同样至关重要。他们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局,积极探索将检察建议纳入本地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体系,旨在通过更高层次的诉源治理,推动社会和谐稳定与法治进步。

2024年11月15日,榆林市横山区检察院干警以法治副校长身份走进城关小学开展法治进校园线下讲座。

横山区检察院畅通检企双向沟通渠道,特别是在横山产业园区,设立了“12309检察官联络站”。通过“一窗受理、一站调解、一体联动”的工作机制,不仅能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还能够收集到涉及民营企业的案件线索。在保护“横山羊肉”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上,该院设立了知识产权保护联系点,受理了两条侵犯“横山羊肉”知识产权的犯罪线索,立案办理了一件知识产权公益诉讼案件,并移送了一条相关线索。同时,还办理了1件涉及民营企业的案件,帮助追回赃款和挽回损失共计225万元。

在打击犯罪方面,横山区检察院依法惩治了14件55人涉及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其关联协同犯罪,追回赃款和挽回损失457万元。针对居民区倾倒生活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提起了一件行政公益诉讼,成功督促相关部门清理了1.5吨生活垃圾,并推动了覆土回填、播撒草籽和设置围网等后续措施,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此外,该院还依法打击了一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犯罪,以此为素材制作的微动漫《拒绝滥用农药,守护食品安全》荣获第五届陕检电影节三等奖。针对食品经营者使用“生鲜灯”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向相关部门制发了4件检察建议,切实守护群众的食品安全。

第二检察部消除电梯安全隐患 守护群众出行安全。

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方面,横山区检察院依托“怀爱黍苗”未检品牌工作室,努力提升工作质效。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同时加强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工作。通过开展社会调查、亲情会见和家庭教育指导等措施,为未成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关爱和帮助。此外,会同区教体局、网信办、民政局等部门签订涉案未成年人控辍保学、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等多项制度,有效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服务体系。通过回访留守、困境儿童等措施,进一步呵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创建“检护长城 法润文旅”检察品牌,常态化开展长城保护公益诉讼活动,针对部分长城遗址存在的违法搭建、标志牌坍塌等问题,充分发挥公益诉讼职能,通过实地勘查、走访询问等方式,成功发现大量破坏长城的案件线索,并依法进行立案监督。

2023年11月30日,榆林市横山区检察院组织部分党员干警深入职教社区,通过完成“微心愿”等形式,为困难群众送去电蒸锅等生活用品。

截至2024年末,横山区检察院针对部分长城遗址存在违法搭建,标志牌坍塌、未安装保护带等问题,依法行政公益诉讼立案监督30件,向5个部门制发检察建议29件,督促相关部门设立长城保护工作站11个、保护标志碑99块、保护标识牌192块、警示牌80块、界桩800根,督促拆除长城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景观凉亭2座、窑洞3孔、广告牌9个,推动清理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550余吨。办理的“督促保护明长城遗址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典型案例,办理的“督促保护吴家沟村烽火台遗址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陕西省检察院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并获评陕西省第三届“十大法治事件”。

此外,横山区检察院积极办理非法占用农用地、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等案件,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针对在党岔镇无定河倾倒石渣、非法采砂行为,煤矿无证取水等问题,依法进行行政公益诉讼立案3件,维护无定河河道行洪安全。办理的“督促防治土地荒漠化行政公益诉讼案”已推送全省发改委进入最后评审。

涵养干事创业情怀,锻造高质效检察队伍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横山区检察院始终注重队伍管理,大力实施争先创优工程,以此推动全院工作的整体跃升。

为了提升干警的综合履职能力,精心策划并举办“横山检察大讲堂”等一系列务实管用的业务学习交流与培训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为干警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更为他们搭建了交流的平台,使他们能够在互动中共同进步。同时,干警们积极撰写理论调研文章,多篇作品被省级以上期刊采用,检察新闻稿件也频频见诸报端。

其中,《守望正义 为民前行》入选“陕检·故事汇——检察官讲述办案故事”活动优秀作品展播。4个课程获评榆林市检察机关“十佳精品课程”。横山区检察院机关先后荣获“榆林市三八红旗集体”“榆林市检察工作评估办案质效先进单位”“榆林市检察工作评估先进检察院”“榆林市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十佳办案团队”等10余项荣誉,涌现出“陕西省最美妇联执委”“榆林市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干警”“榆林市侦查先进个人”“ 榆林市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业务标兵”等先进人物18人。

在推动检察工作现代化转型的道路上,横山区检察院牢固树立大数据法律监督思维,致力于将大数据与检察工作深度融合。成立了由检察长挂帅的数字检察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探索以模型为引领、监督为融合、治理为目标的数字检察新模式。通过数据挖掘与关联分析,成功实现了从个案监督向系统性、深层次类案监督的跨越,精准捕捉到了社会治理的痛点与难点,显著提升了法律监督的效能。

2024年7月12日,榆林市横山区检察院在全市检察教育培训精品课程评审活动中获评“全市十佳精品课程”(左四、右二)。

截至目前,横山区检察院已成功运用18个监督模型,促成17个案件的办理,调取各类数据逾6.5万条,发掘问题线索23条。有效办理了司法救助、混关混押等案件,成功监督撤案3起,有力推动了相关部门补齐短板、堵塞漏洞。控告申诉检察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办案团队更是荣获了榆林市检察机关十佳办案团队的殊荣,1名干警获评业务标兵。

任重道远须策马,风正潮平好扬帆。横山区检察院表示,将以发展特色、打造品牌为突破口,用心用情书写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时代答卷,为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横山区检察院)

责任编辑:曹新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