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是不朽的传承,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和第26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来临之际,西安市未央法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传递法治力量。
传承雷锋精神 共建和谐社区
司法警察大队组织青年志愿者前往海璟印象城社区开展“传承雷锋精神 共建和谐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遇到矛盾千万不要意气用事,要用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海璟印象城社区中心广场上,第一组志愿者们正积极开展普法宣传,他们热情地向过往居民发放宣传资料,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解答居民们关心的婚姻家庭、继承、物权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问题。不少居民停下脚步,围在普法台前认真聆听,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另一组志愿者在社区工作人员带领下,前往居民楼探访独居老人,主动了解老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困惑,并结合法律相关规定给予专业建议,同时还帮助老人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琐事,为他们送去温暖。
司法警察大队将不断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充分展示“全国青年文明号”的良好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将青年志愿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为助力辖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化身“追锋者” 普法在身边
立案庭干警化身“追锋者”,在新房村劳务市场开展“学雷锋”普法宣传。
法官助理张晨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为切入点,结合农民工讨薪的真实案例,从建立依法维权意识、留存务工证据、合理维权途径等实用角度出发进行法律宣讲,提醒工友们在工作过程中要注意及时保存工牌、考勤记录、聊天记录等有效证据,引导工友们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学会通过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韩霞法官向大家介绍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一站式服务中心暨未央法院第二巡回法庭的基本情况,以及“接、查、调、确、引”化解农民工劳资纠纷工作法,将自身工作转化为农民工务工维权的可行途径,让法律成为农民工维权的坚实后盾。
随后干警们向农民工兄弟发放普法宣传册60余份,并就大家关心的劳务合同签订、工伤纠纷、工资支付等常见问题进行了“一对一”“问诊式”现场解答。
立案庭将充分发挥省级“学雷锋”示范点引领作用,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不断为维护辖区农民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让雷锋精神在司法实践中绽放新的光芒。(未央法院 王龙 张晨 乔瑜欣)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