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声音

2024年西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317.78亿元

发布时间:2025-02-26 15:10:4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2月25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化六个改革’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系列新闻发布会。

改革开放成果斐然  中欧班列(西安)开行4985列

西安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凯介绍,2024年西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317.78亿元,同比增长4.6%,年度投资成效明显。重点企业稳产增效,百亿企业产值均增长20%以上,全市占新产业增加值2677.12亿元、增长6.4%。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速,规上六大生产性服务业营收4166.24亿元、增长6.7%。新增4A级以上物流企业10家。

综合交通体系更完善,T5航站楼落成投运,西延等重大工程加快建设,地铁“一线两段”及8号线开通运营。

改革开放成果斐然,中欧班列(西安)开行4985列、增长25.1%,搭载陕产货物占总货值超40%。新开及恢复国际客运航线28条、国际货运航线6条。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10个方面30项为民实事全面完成,市图书馆等一批民生标志性工程建成开放。

规上工业企业在15个副省级城市排第6位

西安市工信局副局长刘婷介绍,2024年西安市工业运行持续回升,为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全市2115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9692.78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增速比全国高0.7个百分点,在15个副省级城市排第6位。

服务重点企业稳产增效,15家过百亿工业企业全年实现产值5363.69亿元、增长10.2%。拉动5-100亿元企业稳产扩产实现产值2698.1亿元,增长5.4%。新增406户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合计577.85亿元、增长45.0%,拉动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9个百分点。

六大支柱产业稳步发展,产值达到7671.29亿元,同比增长4.6%,产值占规上工业的79.1%。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铂力特、巨子生物、华天科技产值分别增长21.9%、39.6%、34.8%,民用无人机、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分别增长292.2%、61.4%、36.7%。全年工业投资突破千亿元,工业技改增长37.5%。

企业培育显著,全市开展企业梯度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增至22户,培育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356户,专精特新企业330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户。

西安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4500亿元

西安市科技局副局长江霞介绍,2024年西安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展。西安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4全球创新指数(GII)排名中再晋升1位,位居全球科技集群第18位、中国第7位。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突破1.5万家和1.9万家,高企“升规”超过300家;组织实施110个重点产业链技术攻关项目,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营收同比增长13.3%,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落实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开展“先投后股”等试点;构建“股贷债保”联动服务体系,助力科技企业“凭技融资”;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4500亿元。

江霞表示,2025年西安市将着力深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机制改革,以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统领,夯实产业强市基础。一是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形成科技与产业良性互动的融合体系。二是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企业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持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推动科技企业升级晋档。三是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坚持“一校一策”,纵深推进校地深度融合,推广成果转化模式,开展“先投后股”等试点,孵化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具备发展潜力的“种子”企业。四是着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全力打通“教育-科技-人才”“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开展金融赋能科技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持续完善“股债贷保”联动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壮大耐心资本;推广“校招企用”等引才育才模式;全面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交流,进一步提升西安科创影响力。(李晓燕)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