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2日,西安市铁一中学第五十七届大教研暨第七届“三新”教育教学论坛举行,铁一中学各校区高中部教师齐聚一堂,交流互鉴,携手共进。
西安市铁一中校长学庆群对全体教职工过去一年的辛勤耕耘与无私奉献予以肯定。她希望老师们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与责任,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在教学路上砥砺精耕,面对新时代的教育挑战,全体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教育家精神,持续推进五育并举,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
以《拓展 融合 赋能——学科活动引领素养进阶》为题,铁一中本部韩小猛、王珊、张璋三位老师分享了通过学科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探索成果。他们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如英语词王争霸赛、生物技术实践活动展示、人工智能科学制作等,在课堂教学之外大胆探索,拓展更宽的渠道,将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学生打开知识与素养融合的大门。
班主任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本部德育工作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深入探索并拓展学生多方面的成长途径,致力于提升班主任队伍的专业素质与教育能力。精细化管理、精准赋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被发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展,激发学生内在的成长力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滨河校区《让深度学习在课堂真实发生》围绕深度学习产生的背景、内涵及具体实践策略展开探索,以课标为导向,以真题为参考,以课堂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力求通过教师的科学引领,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生态环境,深化提升“团队型五人小组”学习模式,助力学生的深度学习在课堂真实发生。
教育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滨河校区在德育探索中,逐渐形成了基于学生自主管理的“一二三四五”德育运行机制和管理范式。“一”即一个总纲,立德树人;“二”即指两大抓手,组织建设与培训教育;“三”是三大目标,信息通畅、行为自律、精神自强;“四”为四大机构,团委、学生会、伙管会、心理健康委员会;“五”为五大方向,班级自治、身心健康、纪律维护、卫生自查、志愿者团队。
新高考背景下,为高效落实学生的核心知识,陆港校区发挥团队型五人小组的作用,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显化。陆港校区将德育管理与小组建设有机融合,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通过团队型五人小组落实德育理念,促进学生自我提升、自我管理;增强学生合作意识、核心素养;提升班级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湖滨校区的课堂都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271”课堂。在“271”课堂中,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分享中,湖滨从创新课堂,思维碰撞;导学先行,化教于心;行意结合,因材施教;三全育人,全面提升四个方面阐述了什么是高效的“271”课堂教学模式及它的魅力所在。湖滨中学的271教学模式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助力湖滨发展的一大特色。2023年,湖滨高中破土而出,一群心怀赤城,满怀对教育之爱的人们来到湖滨校区,他们不忘初心、与湖滨校区共成长。在平凡又伟大的路上,他们坚持以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271”课堂教学模式和阳光评价体系为抓手,让爱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他们将对学生的爱融入一日常规,清晨的第一声问好、早早读、271课堂、阳光大课间、每日省身、晚自习.....每一个细节都充满爱,阳光评价学生的方方面面。他们是扎根湖滨的耕耘者,他们是让湖滨更耀眼的开拓者,他们以爱之名,与湖滨学子共济沧海。
金湾校区以《创新词汇教学,促英语素养进阶》为主题,带来分享。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铁一金湾在词汇教法和学法上大胆创新,通过促进学生英语词汇量的积累和灵活运用,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创设不同层次的语境,实现词汇进阶;课后借助“通关清单”夯实词汇掌握度;根据学情进行分层,制定个性化提升方案。在老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的词汇学习都得到提升,充分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依托形式多样的学科活动,让学生的学习成果精彩呈现,赋能英语学习,促进了学生英语素养的进阶。
在国际课程教学的无垠领域,教师团队以“知海拾贝”的专注匠心精研知识清单,凭“书山循径”的智慧策略探寻有效命题,全方位助力学子培育中国心、拓展世界眼光、涵养国际范。众行远,当取他人之长。老师们于新高考、新挑战的形势下,彼此分享授课技巧与创新思路,一同探寻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新路径。
展望2025,西安铁一中学全体师生定当矢志不渝,秉持育人初心,于践行教育家精神的道路上,向上攀登、向前迈进,持续推进“五育并举”,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道路上精耕细作,绘就育人新画卷。
(西安市铁一中学)
责任编辑:曲靖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