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健康路上有“医”靠

发布时间:2025-01-02 16:12:3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近年来,安康市平利县共创建健康机关37个,健康社区10个,健康村庄80个,健康学校28个,健康医院16个,健康企业19个,健康示范家庭16520户,营造健康“大环境”,织密慢病“防控网”。

文︱陈力  余磊

拥有健康,是最基本的民生之盼。近年来,安康市平利县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扎实推进健康平利建设,破解看病就医难题,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让群众拥有更多的健康获得感。

环境大改变,就诊更放心

“自2023年11月份住院楼改造投用以来,在卫生院住院的患者增加了20%左右,如果还是以前的条件,这部分患者肯定到县级医院住院了,不仅不方便,负担也增加了。”广佛镇中心卫生院院长魏传周说道。改造住院楼的同时,楼旁的小广场也增加了健身设施,身体条件许可的患者可以在此进行康复训练和适量运动。

平利县紧扣“建设卫生强县”目标,投入6亿余元,对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投入4.5亿元的县医院新院区整体迁建、平稳运行,占地面积达到40余亩,建筑面积达到6.5万平方米,设置床位500张。县中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综合能力提升项目竣工投用,县中医院改扩建后规模较以前扩大一倍以上,县妇幼保健院实现了由单纯项目服务向综合医疗的提升。县疾控中心综合实验楼建成并整体搬迁。

平利县医院新貌。

全面实施医共体分院项目建设,平利投入4000万元,新建4个分院住院综合楼和业务综合楼5300平方米,改扩建4个分院业务用房14296平方米,对城关镇分院进行了整体搬迁,为各分院购置必要医疗设备68台套,筹建县域医疗分中心2个,重点打造区域诊疗、区域急救、区域培训和区域健康促进“四大功能”,全面提升医共体分院(镇卫生院)承上启下中枢能力。2024年,平利自筹资金2100万元,对公有产权卫生室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其中新建99个、提档升级24个。

打好“组合拳”,服务上水平

近年来,平利县投入9000余万元,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集中采购了一批大型医疗设备,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条件、设施设备显著改善。

设施设备“挪活”与“焕新”,专业人才“引育”和“赓续”。2023年以来,7个平利县名医工作室挂牌成立。为不断充实优化医生队伍,平利县每年为县级医院和镇卫生院定向招聘补充医学类毕业生,并开展“十百千万”医疗卫生人才培训培养工程。“武进人民医院专家尹晓燕”“西安市中心医院专家张昊”“西安市中心医院专家张静”,在平利县医院的门诊医生出诊表中,三位对口帮扶专家医生名列其中。专家到院驻点帮扶,进一步提升了平利县级医院的业务水平。

通过全面发力,平利县级医院诊疗能力不断增强,拓展新技术新项目50余项,医院专科进一步细化分科,继续强化“五大中心”建设,实行多学科联合诊疗,切实增强急诊急救和重点专科建设能力。

平利县突出医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2所县级公立医院为牵头医院组建两个紧密型医共体,其中,县医院牵头与八仙、正阳、广佛、洛河、长安、兴隆6个镇卫生院组建平利县医院医共体;县中医院牵头与城关、老县、三阳、西河、大贵5个镇卫生院组建平利县中医院医共体。县医院、县中医医院两个医共体总院牵头落实分级诊疗和医保总额控费,整合医共体内各医疗资源,将优质资源下沉,建立远程影像和心电诊断中心,通过远程会诊和专家下派等方式,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初步形成。

近期,平利县中医医院在西河镇梅子园村宣讲医院服务能力提升情况。在宣讲的过程中,重点介绍了中医综合服务和中医适宜技术。平利在县中医医院和11家镇卫生院建设中医馆,开展中医综合服务和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健康义诊。

除了宣讲医院服务能力,还重点宣传了医保政策和救助政策。在严格执行医保政策的同时,平利县按照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健康帮扶成果,做好脱贫人口、监测人口、一般户“四类慢病”人口家庭医师签约服务。建立防止因病返贫致贫动态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加强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患者情况的动态监测,落实针对性的救治帮扶措施。

激活“小细胞”,促进“大健康”

在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健康步道上有不少群众和外来游客在散步,健康广场上村民们跳着广场舞、做着健身操、使用器材健身,宣传栏里有着关于慢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还能不断学习健康知识。

“生命在于运动,心动不如行动。”“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漫步平利县城河滨步道,关于防控慢病、守护健康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

加大健康设施普及度,平利县11个镇152个村(社区)均配备了体育健身器材。社区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100%,人均体育面积达到2.4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显著提高。积极开展健康单位、学校、医院、社区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打造主题公园、步道、一条街等健康元素,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创建健康餐厅、酒店、食堂。利用村规民约、文明公约等形式,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通过“网络媒体、健教专栏、户外载体、主题活动、专家讲座、移动流动、行业特色、信息报道”八大宣传方式,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多维度慢病防控宣教体系。

各级医疗机构严格执行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将日常诊疗、健康体检中发现的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纳入管理。扎实开展0至6岁儿童健康管理、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重点慢性病患者及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等项目,积极开展慢阻肺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项目。3家县级医院和11家镇卫生院设置了自助式健康检测点,覆盖率达100%。县级医院专家和镇村医师团队组建慢病患者交流群,将诊室建在网上,把患者连在线上,方便群众随时咨询。

2023年,平利县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通过省级验收命名,承办了陕南地区健康细胞建设现场会村级健康教育分会场参观交流活动。在第八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中,平利县在安康市9个参赛县区中名列第一位。

责任编辑:曹新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