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1+2+3+N”商事诉调对接新机制,助力高水平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发布时间:2025-01-02 15:07:0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坚持以营造商事调解“和”文化为发力点,培育优秀商事纠纷化解未央品牌,提炼可推广可复制的工作经验,努力实现“一院突破,全省共享”,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法治力量。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2024年以来,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未央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商事调解试点工作作为加强法治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探索、总结“1+2+3+N”商事诉调对接新机制,利用“1个中心、2条途径、3支队伍、N项工作机制”,实现对商事纠纷受理、分流、调解、诉调对接、督促履行全流程管理,提高纠纷解决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引导商事调解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大概念”找准服务落脚点,破除“司法万能主义”,护航企业更好发展。

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商事解纷中心。

截至2024年12月16日,未央法院共计向商事调解组织诉前委派各类商事纠纷2229件,当事人同意调解432件。其中323件已缴纳商事调解费,调解成功274件,解决争议标的约6.21亿余元,调解成功率为84.8%。调解成功的纠纷122件已开展司法确认程序,平均化解时间不超过20天,为当事人节省诉讼费400余万元。

打造1个“商事解纷中心”,率先搭建试点格局

未央法院坚持以营造商事调解文化、服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优化营商环境为发力点,突破以往调解室单一功能,成立陕西省首个具备矛盾纠纷接收、分流、调解、督促履行、回访、普法宣传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未央法院商事解纷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邀请陕西正和商事调解中心、西安市天平商事调解中心、西安融合国际商事调解中心3家试点调解组织以工作站形式实体入驻。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对调解组织和调解员进行统一管理,推动已有“特邀调解+司法确认”成熟经验和商事调解具备的专业、高效、成本低的特点相结合,形成商事调解“1+N”驻点专职调解工作格局。

法官现场指导调解。

“优先委派 二次分流”。

提供2条解纷路径,“线上+线下”协同并进

未央法院线下为调解工作提供独立办公场所,充分发挥专家调解员在贸易、投资、房地产、知识产权、股权转让、建设工程等领域专业知识优势,确保调解工作私密性、即时性和安全性,推动公正、高效、规范解决商事争议。线上充分运用数字法院建设成果,通过“e法庭”和“远程调解室”适用“云上一站式”司法确认机制,法官、双方当事人、调解员共计四方汇聚“云端”, 最快在当天即可开展调解工作,以“屏对屏”“一站式”完成签订调解协议、申请司法确认、法院司法确认调解协议效力、送达《自动履行告知书》等所有程序,切实减轻当事人时间和经济成本。

“云上一站式”司法确认机制。

线上调解。

组建服务保障“3支团队”,切实优化配套保障

未央法院遵循“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的规律,搭建形成法院专职团队、专业调解员团队、辅助服务团队“3支队伍”。法院专职团队由一名法官、一名法官助理、两名书记员构成,在充分尊重调解组织市场化发展的同时,辅以适当引导和规范,并通过司法确认及时巩固商事调解成果。专业调解员团队由3家商事调解中心179名专业调解员组成,涵盖高校学者、行业大咖、专职律师等,有效解决商事解纷领域专项调解功能不足、调解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调解经费有限等问题。在全省率先组建首支辅助服务团队,由案件分流员、线上平台技术人员等构成,为商事调解提供案件管理与信息技术服务,为当事人提供案件查询、法律咨询、中立评估等服务,通过司法资源优化分配使多元化解纷机制普惠更多民众。

调解跟踪。

诉调对接。

细化“N”项工作机制,多环节高效协同管理

未央法院以规范商事调解试点工作、充分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为目标,已制定七项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商事案件解纷质效。一是信息公示机制。在中心及各个调解室显著位置,通过设置展示牌、电子大屏滚动播放等多种方式公示收费办法、调解员信息、工作流程等内容,充分保障当事人知情权。二是中立评估机制。对中心接收的商事纠纷由中立评估员先行对案件争议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及处理结果等进行评估,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当事人对诉讼风险和结果有合理预期,推动矛盾纠纷前端一次分流。三是“优先委派+二次分流”机制。在坚持自愿调解原则基础上,针对贸易、投资、建设工程、知识产权及新类型、新业态商事纠纷,优先诉前委派至商事解纷中心调解;对于当事人同意调解但不同意缴纳商事调解费用的纠纷二次委派至其他特邀调解组织调解,充分保障当事人选择权。四是调解跟踪机制。由法院专职团队及时跟踪纠纷调解进程,结合实际需要给予具体指导,引导争议商事主体从“利益对抗体”思维向“利益共同体”转变,增加商事解纷的合法性及合理性。五是调诉衔接机制。对调解成功的纠纷及时跟进司法确认程序,推动商事纠纷化解降费、减时、增效。对调解失败的纠纷直接转入诉讼程序,增强纠纷处置连续性,压缩纠纷流转时间。六是纠纷管理机制。按照“登记、约调、调解、申请司法确认”流程,建立专项台账,落实“一案一管”。七是评估管理机制。按周编制《诉前调解案件统计表》,对调解组织和调解员进行动态评价和管理,反馈优秀经验和存在问题,调整委派纠纷量和类型,促进商事调解水平进一步提升。未央法院始终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完善商事调解工作机制,不断扩充“N”的内涵,厘清工作程序,提升调解效率和成功率,为商事主体提供灵活、低成本、快速的解纷途径,使商事主体更快从纷争中抽身出来投入发展,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见效。

法院干警与调解员共同督促履行。

握手言和。

未央法院以实现友好解决商事争议、重建信任体系、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为目标,加强司法支持,将商事调解作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商事调解非对抗性、开放包容、互惠共赢的特性优势,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实质化解”。坚持以营造商事调解“和”文化为发力点,培育优秀商事纠纷化解未央品牌,提炼可推广可复制的工作经验,努力实现“一院突破,全省共享”,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法治力量。

供稿︱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