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陕西山阳县:规范初信初访 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

发布时间:2024-12-31 11:52:3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信访工作条例》就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明确了处理信访事项“五化”“四到位”路线图,提出了依法依规处理信访问题的具体措施。山阳县针对当前信访事项办理中存在的工作不规范等问题,紧盯“五个法治化”要求,以规范初信初访为切口,提高初信初访办结率,努力遏增量、减存量、防变量,有效扭转信访易发多发态势,维护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做法与成效

(一)突出“广”字抓排查,做到预防在前。一是健全“三级网格”。全县划分18个镇街一级网格、244个村社二级网格和5383个村民小组三级网格,实行县级干部联镇、科级干部联村、镇村干部及党员网格员联户,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共建共治格局。二是落实“三个机制”。落实常态排查、定期分析研判和联动预警三个机制,村社每月开展一次拉网式排查,做到发现在早、处置在小;镇街发挥平安稳定信息研判“3+N”“逢四研事、遇事解事”等工作机制作用,对重点隐患提前介入调处;县级构建“信访+公安+网信+镇街+职能部门”联动预警机制,及时预警提醒,主动跟进化解。三是融入“三个活动”。将信访工作与平安夜访、巩固衔接、志愿服务活动相融合,持续拓宽排查预防的广度、力度和温度。今年开展信访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3次,排查矛盾纠纷490件,化解229件。

(二)突出“全”字抓受理,坚持有访必接。一是守好村级前沿防线。村社“两委”就排查发现和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及时入户调查核实,简单问题当场调处,复杂问题组织村“调委会”调处,无法正常调处的,书面报告镇政府。二是落实镇级属地责任。镇街信访接待室在接到信访事项后,及时核实情况、登记信息、录入系统,职权范围内的书面告知受理情况,超出职权范围的告知有权单位处理。三是规范县级受理程序。县信访接待中心和县级职能部门接到信访案件后逐个处理,15个工作日内转办相关镇街(部门),并书面告知信访人受理情况,重大复杂案件县信联办根据情况开展督查,并提出办理建议。今年全县登记群众来访问题1739件,依法受理1483件,不予受理214件,不再受理42件。

(三)突出“实”字抓化解,规范高效办理。一是实行“三级办理”。建立“村社为主、镇街统筹、县级兜底”的初信初访处理机制,做到一般问题现场办7天内办结、复杂问题调度办15天内办结、重大疑难问题专班办30天内办结,确保40%的问题由网格员现场解决、30%的问题在村社解决、20%的问题在镇街解决、10%的问题在县级解决。二是推行“三方联调”。村社调委会吸纳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等乡贤,提高矛盾化解率;发挥县镇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推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多调合一”。三是坚持“三访并举”。坚持领导接访、带案下访、主动回访制度,每天安排县级干部在县信访大厅坐班接访,各镇街、部门每天安排科级干部坐班接待群众,各级干部扎实开展带案下访,对已调处到位的一个月内回访,防止反弹。今年召开信访联席会议7次,县级干部接访下访176人次,成立高一社区居民说事厅、高坝人大政协代表调解室等调解组织15个,调处案件150起。

(四)突出“严”字抓督导,强化监督问责。一是压实“三级责任”。夯实“三级书记”抓信访工作责任,从严落实镇街党工委属地管理责任、行业部门属事化解责任、县级干部分管包抓责任,做到上下联动、各司其职。二是督导“三位一体”。完善网上回访、实地督查和专项督导“三位一体”信访工作监督检查机制,将信访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年度督导考评重要内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确保工作落地见效。三是履职“三项建议”。紧盯“应受理而不受理、应办理而不办理、应追责而不追责、应查处而不查处”等问题,认真履行信访部门改进工作、完善政策、追究责任“三项建议”职责,纠治信访事项办理不规范等问题。今年县信联办针对保交楼群体等6个重大信访风险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工作建议,开展督导3轮,发出提醒函11份、通报15份,县纪委监委约谈履职不力的相关单位负责人5次8人。

(五)突出“法”字抓秩序,提升公信权威。一是普法“三级同创”。深化普法宣传“三级同创”,开展“法律顾问走百户、法治宣传送万家”活动,推进《信访工作条例》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维护权益。二是救助“三个渠道”。畅通司法、民政、信访三个救助渠道,对生活困难的按照政策帮助申请民政救助;对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采取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的方式,在接待窗口设立律师服务站,保障弱势群体权益;对“三跨三分离”等疑难复杂信访事项,启动专项资金予以化解。三是打击“三方会诊”。将正常信访和缠访闹访区分开来,对寻衅滋事、带头组织非访的,信访、公安、法院在做好现场处置的同时固定证据,会诊研判后,坚决予以打击。今年开展普法宣传6场次,律师服务站开展法律援助8起,对长期越级上访、缠访闹访等行政拘留6人、警示训诫5人。

经验启示

(一)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前端预防监测要到位。矛盾纠纷关键在“预防”,源头治理是预防重大社会矛盾风险的重要前提,也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治本之策。山阳县坚持源头预防为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强化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实时掌握信访人员思想行为动态,做好信访苗头监测预警,推动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有力推动了源头吸附和化解稳定工作。

(二)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初信初访处置要到位。初信初访是群众信访活动的初始阶段,做好这一阶段的矛盾化解工作是遏增减存的关键。初信初访办理不到位,就容易小事情拖成大事情,简单问题转化为复杂问题,小问题上升到大矛盾。山阳县建立“村社为主,镇街统筹,县级兜底”的初信初访处理机制,统一规范受理登记、接访下访、矛盾化解等工作程序,严格信访处置各个环节,确保初信初访“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有力筑牢了信访工作“第一道关口”。

(三)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各方责任落实要到位。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要明晰相关部门单位责任,做到有责必担当,失责必追究。山阳县持续强化措施,压紧压实初信初访“三级责任”,确保群众信访事项马上办、快捷办、限期办。同时,持续完善督查督导机制,强化内部监督,严肃追责问责,推动形成监督追责强大合力,进一步夯实信访工作责任,切实提升了信访工作质效。

(四)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依法规范保障要到位。信访工作法治化既要规范机关单位及工作人员的信访工作行为,坚持依法按程序办事,也要规范信访人的信访行为,引导依法逐级走访、文明理性表达诉求。山阳县不断强化信访普法宣传,采取公开曝光、警示训诫、行政拘留等手段,持续提高群众依法信访观念和理性维权意识,营造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山阳县委改革办)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