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内陆腹地省份陕西,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国家战略的重要省份。陕西紧抓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以一域服务发展全局,综合实力进位跨越,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城乡区域优势互补,生态环境持续好转,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作为国有大行,如何在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上贡献金融力量?建行陕西省分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做好“五篇大文章”,持续加大对特色产业、“三农”发展、乡村建设、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助力陕西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注入澎湃金融动能。
守好“绿色心脏”
“组合拳”助推低碳转型再提速
陕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之一。陕南北靠秦岭、南倚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充沛的水量为水电资源的开发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在陕西省汉中市,一张抽水蓄能的绿色水利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抽水蓄能项目被誉为能源领域的“绿色心脏”。由陕西省水电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的佛坪抽水蓄能电站是陕西首个由省属企业投资建设的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位于汉中市佛坪县境内西岔河镇和袁家庄街道。
“电站总投资约98.54亿元,总装机规模140万千瓦,安装4台单机容量35万千瓦的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施工总工期69个月,首台机组发电工期为60个月,建成后按8760h生产模拟计算,年发电量为19.39亿kWh,年抽水电量为25.85亿kWh。”该工程项目负责人表示。
“2022年11月,获悉该企业拟以佛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的开发建设为基础,在陕西境内谋划抽水蓄能产业布局时,我们立即组建专属团队积极与企业对接沟通,量身定制服务方案。”建行陕西西安长安路支行客户经理回忆道。
抽水蓄能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如何运用外部融资最大程度降低资金成本,是企业面临的紧迫问题。长安路支行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紧扣项目建设周期和工程进度,2024年年初建行为企业批复10亿元项目前期贷款支持抽水蓄能项目投资建设。近期,长安路支行成功投放2500万元,前置性地解决了企业在前期开工建设中遇到的资金难题,为项目下一步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定的支持。
“项目建成后,主要承担陕西电网负荷中心的调峰、填谷、储能、调频、调相、紧急事故备用等功能,兼顾全省新能源消纳,必将对县域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生态保护、旅游开发等诸多方面起到关键深远的促进作用。”陕西省水电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立足实现“双碳”目标的迫切需要,近年来,陕西省分行加大对绿色转型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客户和项目的支持力度,截至10月末,绿色贷款余额近1200亿元。清洁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重点领域绿色贷款增速突出,有效支持陕西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做优农业品牌
全链条支持夯实乡村产业根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壮大县域富民产业。陕西近年来不断壮大苹果、猕猴桃、富硒食品等一批特色主导产业,促进农民群众就近就业增收。
金秋十月,黄土高原上弥漫着浓郁果香,在延安市洛川县,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果农忙于采摘销售,果园里一派繁忙。“这个贷款到账啦,利息真是低!购买化肥的钱终于有着落了”。近日,在建行陕西延安洛川支行客户经理的指导下,洛川县交口河镇弥家组村的老常成功申请到“信息建档”农户贷款6.7万元。
老常在洛川县交口河镇弥家组村种植了15亩苹果,然而,快要到收获季节了,用于苹果施肥、打药的资金却存在缺口,没有抵押物、没有固定的银行流水,想贷到款着实不容易。在他一筹莫展之际,洛川支行主动上门对接,利用“信息建档”的业务模式,仅用半天时间,就成功为他发放了“裕农快贷”。贷款金额虽不大,但不需要抵押担保,年利率也比较低,解决了老常的燃眉之急。“有了这笔资金,我可以安安心心搞苹果种植了,建行真是帮忙帮到了咱老百姓的心坎上!”老常高兴地说道。
该笔贷款是建行陕西延安分行投放的企业级信息建档业务。建行通过“线下信息建档+线上审批授信”模式,由客户经理现场收集农户的生产经营、经济金融等信息数据,系统自动审核测算,生成农户的贷款额度。农户只需通过建行手机银行便可随时随地办贷还贷,实现数据“多跑路”、农户“少跑腿”,有效解决农户贷款时间长、担保难、利率高等问题。截至10月末,延安分行已为1000余户农户进行信息建档,成功授信超8300万元,全省重点推进信息建档业务,已完成建档授信3.1万户,授信39.7亿元。
近年来,陕西省分行积极融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优势,以“一县域一产业”“一客群一方案”特色模式,将信贷支持延伸至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全粮食品种,贯彻落实陕西省加快培育省级8条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安排部署。截至三季度末,陕西省分行本年累计为乳制品、蔬菜、中药材等8条农业重点产业链投放8.06亿元。
助力“藏粮于地”
“金”招服务高标准农田建设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近年来,陕西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升粮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8月,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里作物长势喜人。作为西安粮食主产区,临潼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涉及8个街道及39个行政村,以田间道路和农田输配电为基础、以农田节水灌溉和排涝为重点、以土壤培肥和科技转化运用为突破,集中连片打造示范区,实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项目实施后,不仅可以改善耕作条件,美化环境,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而且可带动林、牧、副、渔业发展,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成立于2016年的陕西兴隆水利工程有限公司,2023年累计成功中标临潼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4万亩,中标金额2367万元。“随着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等工程的推进,由于付款周期及结算模式的原因,企业资金逐渐捉襟见肘。”该公司负责人说。
了解到企业资金流动性需求后,建行陕西咸阳泾阳支行依托政府采购平台构建政府采购生态服务圈,在省、分、支行三级联动支持下,为其发放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流动资金贷款1110万元,满足了企业融资需求,为企业顺利施工奠定了基础。
为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建行推出“e政通”政采贷业务,为供应商提供全流程在线网络金融服务。“业务办理过程中,凭借政府采购中标通知书,就可与建行签订‘政采贷’合同。除政府采购合同需线下核验外,其余手续全部线上进行。”泾阳支行客户经理说道。
今年以来,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依托,陕西省分行聚焦粮食安全领域场景,通过“e政通”政采贷产品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自2023年下半年至今,陕西省分行成功支持了包括安康市恒口示范区1.5万亩高标准农田、延安甘泉县2万亩高标准农田、西安市临潼区3万亩高标准农田等在内的多个项目,共计4000余万元,助力国家“饭碗”端得更牢,农民的腰包更加鼓起来。
黄土高原,果香四溢;阡陌农田,道路平整;一江清水,惠及万家……今日之三秦,高质量发展美好画卷正在绘就。建行陕西省分行扎根三秦大地,以高水平金融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为西部大开发不断迈上新台阶贡献力量。(建行陕西省分行)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