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吴海云和田静合著的《秦军出巡——兵马俑外展实录》一书,这是系统梳理和研究秦始皇陵文物及兵马俑外展的著作。书中如实反映秦兵马俑在海外举办277次展览的历史史实,是一部记录兵马俑外展50年辉煌历程的著作,具有极强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秦兵马俑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是秦文明的集中代表。威武的军阵,写实的雕塑,千人千面的形象,展现了秦文化崇大尚多、严谨务实和影响深远的特征。50年来,秦兵马俑展览配合国家外事大局在“文化年”“建交年”“文化季”“文化月”“文化周”等交流活动中频频亮相,在举办地引发一阵阵“中国文化热”。秦兵马俑文物外展50年,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长城那方》展览图录封面
1994年,“秦始皇展”在韩国首尔国立民俗博物馆举办开幕式。
1980年,秦兵马俑在丹麦展览期间,哥本哈根的大街上贴满了秦俑的宣传画。1987年,“中国秦代兵马俑展”在德国柏林展出时,当地最大的一家报刊报道说展览是“献给柏林建城750周年的一份厚礼。”1990年,“长城那方”在德国多特蒙德市博物馆展出时,主办方特意用秦俑一号坑军阵作为宣传海报和展览图录的封面。1994年,“秦始皇展”在韩国首尔国立民俗博物馆举办,开幕当天,各界嘉宾500余人着盛装出席开幕式。2000年,“秦始皇帝和兵马俑展”在日本举办时,每天都有很多观众在展馆外排队等候。2005年,秦兵马俑在德国莱比锡展出前夕,因宣传得力,开幕前就有慕名前去参观的观众。展览开幕后,展厅内总是挤满了热情的观众。2007年,秦俑展在马耳他共和国展览期间,古长安的秦汉文明与地中海的古代文明在历史名城瓦莱塔汇合碰撞,两种文明交相辉映,成为中马两国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盛事。2007年,秦兵马俑在英国伦敦展出时,大英博物馆腾出最好的地方用于展览,博物馆外及周边贴满了秦俑海报。2008年,秦兵马俑在法国巴黎美术馆展出时,馆外不仅悬挂带有秦俑头像的醒目海报,而且每天都排着长队。2009年,秦兵马俑在美国休斯敦展览时,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馆乔红在致辞中说:“本次展览用文物这个特殊载体向美国公众介绍了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并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生命力,有助于促进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民众之间的相互理解。”2010年,秦兵马俑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举办时,博物馆四周建筑上悬挂着巨幅带有秦俑头像的海报。2013年,“兵马俑军队与统一的秦汉王朝——中国陕西出土文物展”在瑞士伯尔尼展出,这是中瑞建交60多年来在瑞士举办的最大规模的文化展览活动。中国驻瑞士大使馆致电外交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陕西省人民政府,对展览在配合国家外交大局、宣传中华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表示赞赏。2017年,秦兵马俑在美国展览时,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文化参赞肖夏勇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该展览是践行文化外交的重要举措,是增进两国人民友谊和相互了解的重要平台。
2007年,大英博物馆内排队买票的观众。
2008年,“黄河文化展”在美国米德兰举办时展厅内的观众。
2010年,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外的宣传海报。
2022年,日本东京博物馆内参观的观众。
《秦军出巡——兵马俑外展实录》生动讲述了秦兵马俑277次展览中的精彩故事,包括每一次展览的举办缘起、筹办经过、布展工作、开幕盛况、学术研讨会等细节,书中有550张实景图片和生动有趣的文字说明,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1976年,秦兵马俑随“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到菲律宾展出时,一位老先生看过展览后,激动地逢人就讲:“我真想立刻赶到中国,到这些文物的故乡去看更多的文物。”一位接近90岁的老太太被特别允许上前近距离观赏秦俑坑出土的武士俑,她高兴地对随展人员说:“这是终生难忘的经历!”1983年,秦兵马俑在菲律宾展览时,一位作家参观后在留言薄上写道:“从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珍品中,我看到了中国历史的一角,欣赏到秦代雕塑艺术家和工匠的聪明才智和美好的想象力,发现了无与伦比的中国文化。”1985年,“中国秦兵马俑展览”在英国爱丁堡艺术中心举办期间,媒体报道说:“参观的队伍像万里长城一样长”。1992年,秦兵马俑展在法国梅斯市举办时,以秦俑军阵为封面的展览图录被列为法国1992年夏季最畅销书之一。2018年12月15日,“秦始皇兵马俑:永恒的守卫”展览在新西兰蒂帕帕国家博物馆举行开幕式。主办方在开幕当日凌晨举行传统毛利祈福仪式,200余名各界嘉宾着盛装兴致勃勃地参加仪式。
五十年来,以兵马俑为代表的秦始皇陵文物到境外举办展览,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为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做出了重要贡献。(文化)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