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央媒关键词串起“多面西安”

发布时间:2024-12-10 10:17:13 推广 来源:西安新闻网

入冬时节,天气虽寒,西安的城市热度却一路飙升。于上周隆重举行的第五届西部数字经济博览会,吸引了多家央媒关注,成为西安彰显创新研发优势与实力的绝佳机会。与此同时,人民网借关键词盘点“多面西安”,新华网、央视共同聚焦中欧班列(西安)的畅通高效,古城奋进姿态跃然眼前。

数字经济吸睛

数字经济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12月5日至7日,在西安举行的第五届西部数字经济博览会,吸引人民网、光明日报、中新网等央媒聚焦报道。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伊朗、意大利等地的国际代表团,以及相关行业协会负责人、专家代表等700余人参会,共话数字经济的新趋势、新机遇。”12月9日《光明日报》相关文章,不仅介绍了博览会盛况,更对举办地西安投以极大关注,称“西部数字经济博览会充分发挥西安创新研发优势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数字中国与西安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特色实践方案和丰硕成果,为西安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中新网连续推送《第五届西部数字经济博览会在西安开幕》《数字经济中外合作(西安)对接活动在陕举办》《首届“智见未来”西安数字文旅创新大赛启动》等多篇报道,从不同角度关注大会进程。

12月6日,中新网又以《“数联丝路” 古城西安持续释放“西”引力》为题,透过盛会看西安:“西安拥有丰富的创新研发资源,为数字经济的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多元的应用场景优势则为数字经济的落地实践提供广阔空间。”文章认为,西安挖掘自身独特优势,通过搭建产业交流协作平台、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等,为数字经济的发展营造优质环境。

“黄金通道”高效

12月2日,人民网陕西频道围绕西安在经济、科技、文化、民生、生态等领域的发展变化,推出年终盘点报道《我的家乡我的城丨西安,不止一面》,通过多幅海报,以“科创浪潮”“产业向新”“深化改革”“文旅出圈”等关键词勾勒古城新貌,带广大网友一同沉浸式地感受西安强劲的发展脉搏,见证这座城的辉煌与变迁。

上周,新华网、央视《朝闻天下》共同关注了中欧班列(西安)的高质量运行,分别推出报道《陕西西安:依托中欧班列 在“家门口”实现轻松购》《截至2024年11月 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累计进口粮食超17万吨》,展示“黄金通道”的畅通高效。

12月8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陕西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着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助力产业培育,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喜成效。12月6日,第五届西部国际采购展览会在西安开幕,中新网推送了这一消息。

央广网关注西安汽车产业发展,12月5日推出文章称比亚迪在西安高新区已形成了集研发、生产、销售、汽车金融后市场等于一体的完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西安比亚迪2024年全年产量有望首次突破百万辆。

12月6日,在西安北站站内,西延高铁西安枢纽联络线跨大西高铁连续钢箱梁成功转体,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说“这标志着西北规模最大、首次在高铁枢纽站内实施的跨既有高铁线路连续钢箱梁转体施工顺利完成”。

文旅IP闪耀

12月6日,新华网推出《在西安国家版本馆感受汉唐风韵》,带广大受众走进西安国家版本馆文济阁,从3000年前的青铜器到2000多年前的汉简,再到1000多年前的唐长安城分布图……穿越时空,触摸华夏历史。

近日,交通卡中的新“顶流”——文创公交卡火了,连央视《新闻直播间》的镜头都看向它们。画面中,陕西西安的“皇后之玺”公交卡、杜虎符公交卡、“大雁塔”公交卡等精细传神,兼具收藏和使用价值,极具地方文化特色。

12月2日,人民网、中新网报道了西安华清宫2024冰火《长恨歌》上演的消息,为陕西冬季旅游献上别样浪漫。

陕西历史博物馆携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推出的《2025陕博日历·秦业昭昭》于近日正式出版发行,人民网介绍这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精心打造的第八本文博日历。

西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基地揭牌成立、经开区开展河湖长制宣传活动等内容近日也在人民网、中国日报网广泛传播。

西安城市文化传播工作室 周媛 薛雯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