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渭南市文旅系统以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为统揽,锚定千亿级文旅产业目标任务,以项目为引领,以链群为带动,着力育链延链补链强链,全市文旅产业稳步发展、质效并举。
供稿︱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9月19日上午,2024年全国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主场活动在陕西渭南华山游客中心广场举行。
这是按照2024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总体安排,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举办的2024年全国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活动。围绕“欢度国庆佳节、畅游锦绣山河”主题,组织各地推出系列文旅促消费活动及惠民措施,进一步促进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丰富人民群众国庆假期文旅生活。
2024年上半年,渭南市接待国内外游客5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5%和39.5%。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增至135家,资产总计4.23亿元、营业收入1.99亿元、营业利润0.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198%和541%。
9月19日上午,2024年中国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主场活动在陕西渭南华山游客中心广场举行。
坚持高位推动,确保文旅产业高质量
渭南市委、市政府把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积极践行省市“三个年”活动的重要抓手,成立渭南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出台渭南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方案、考核办法及奖补措施等一系列“政策包”,召开高规格推进会,对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长期规划和阶段性安排,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列入市对县和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成立12个督导组,开展全市打造千亿级文化旅游产业半年工作考核联评,形成市级统筹、部门协同、县市实施、链长负责、专班推进、“一对一”督导的高效机制,全力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项目驱动,推动文旅投资上台阶
渭南市印发《深化高质量项目推动年行动方案》,建立谋划、储备、开工、投产“四个一批”文旅重点项目库,目前入库项目162个,总投资182.07亿元,完成投资59.0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2.85%、17.23%。其中,谋划储备项目83个,总投资93.09亿元;建设项目79个,总投资88.97亿元。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3亿元、同比增长13%,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01亿元、同比增长17%。制定《2024年5亿元以上重点跟踪项目清单》,对华山长鹿旅游休博园、华山昊岳文旅城等项目,实行全周期动态监管、全过程做好服务。承担的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南线索道、蒲城县展示馆博物馆群落提升改造等省级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刘家洼遗址博物馆项目已通过国家局评审,大荔朝邑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市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已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同州文化综合体项目已纳入省级重大项目库,司马迁祠景区旅游基础设施等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00万元。
9月19日晚,“鼓舞中华 九州同庆”2024国庆非遗大集在华山古柏行文化街区开集。
坚持链群带动,激活文旅经济新发展
渭南市突出育链强链补链延链,建立“一条产业链、一位牵头领导、一个牵头科室、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六个一”工作机制,通过抓机制、强主体、扩项目、优创新,布局现代旅游、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印刷包装、文娱演艺、体育经济6条产业链。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招商工作机制,优选陕旅集团、北人印机等优质骨干企业担任“链主”,对来渭投资的重点文旅企业予以政策支持和资金奖补。先后赴郑州、重庆等地开展产业链招商推介会,入库全市重点文旅产业链招商项目50个,签约总投资3亿余元的沋河夜经济圈、潼关游泳馆等项目10个。深化银企文旅平台合作,召开“兴文旅、促消费,共筑文化强市”战略合作签约会,核销“夜登华山”电子消费券2.4亿元,全面激活渭南文旅经济。
山水圣地,多彩渭南。
坚持多点联动,打造文旅消费新业态
渭南市实施“文旅+”“+文旅”战略,先后举办首届旅游商品大赛、非遗展示展演暨“大地流彩—乡村文化振兴渭南行”“丝绸之路·华山杯”渭南国际足球赛事等“文旅+”主题活动400余场,线上线下开展“四送六进”等文化惠民演出3765场次,打造赏花、周末近郊游等农文旅“花样经济”产品,开发“黄河回声”等6条特色研学线路,白水谷雨祭仓颉入选全国“清明谷雨民俗探源”之旅线路,华阴市被评为“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大荔县被评为“中国最佳乡村旅游目的地”,3个行政村入选2024年中央和陕西省“村晚”示范展示点,文化、旅游、农业、体育、交通等多元融合、多点发力,着力打造文旅消费新产品、新业态。
下一步,渭南文旅将持续聚焦千亿级文旅产业目标,深化文旅融合发展,着力培育文旅优势产业,加快推进文旅重点项目建设,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曹新宇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