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安康:担纲作为 聚力建设幸福城市

发布时间:2024-11-04 15:03:44 来源:中国报道

安康市擦亮“营商环境最安康”金字招牌,坚持大抓改革、大抓服务、大抓效能,着力打造支持政策最优、保障措施最强、行政审批最快、办事效率最高的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打造“政府最诚信、企业最舒心、办事最高效”三张名片。

文︱刘蕾

安康是一份蕴意美好的期许。

近年来,安康市积极谋划提出“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设幸福安康”总目标和以“共同富裕、生态宜居、崇德向上、平安祥和、风清气正的幸福安康”为支撑的“1+5”推进体系,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一江两岸,大美安康。

发展定向,经济持续向好

近年来,安康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长足进步,303万安康人民阔步走进小康社会。2024年,随着政策效能持续释放,经济运行稳健回升向好,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5.4%、8.5%、5.7%,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围绕项目建设强化硬支撑。安康市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加强“四个一批”项目动态管理,积极谋划强储备,创造条件促开工,集中力量赶进度,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合力。2023年省级重点项目完成计划投资的114.7%,2024年上半年29个省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64.85%。市级重点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均居全省第一方阵。

产业融合步伐加快。

围绕营商环境强化硬基础。安康市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致力于打造“营商环境最安康”金字招牌,定期跟踪督办惠企纾困政策落实情况,建立市、县政府领导每周与客商、企业家直接交流的“亲商助企日”制度,上半年累计开展839场次,交办解决问题1417件。组织千名领导干部遍访帮扶2649户“五上”企业和580个市级重点项目,形成了一级带一级、层层抓发展的浓厚氛围。

围绕作风能力强化硬保障。安康市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建立市政府重点工作“4+X”按月综合调度、半月专项调度机制,定期专题研究项目、工业、消费、招商和阶段性重点工作推进,上半年解决突出问题87件。建立作风能力提升“专班抓统筹、部门抓牵头、领导抓责任、全员抓落实”工作机制,从部署、教育、提升、减负等方面综合发力,强化务实导向、进取导向、从严导向。

生态优先,本底成色更足

生态是安康最大的优势,全市国土面积中,秦岭占48.1%,巴山占51.9%;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入库水量的63%来自安康,森林覆盖率68%以上。安康市自觉把保护生态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升级之路。

持续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以旅游带动为突破,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结合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安康市确定了富硒食品、生态旅游、新型材料、现代物流、毛绒玩具、秦巴医药、交通装备、消费电子8条市级重点产业链。扎实推动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旅游+”“+旅游”双向发力,积极促进产业融合增效。精心组织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通过特色主题活动、旅游奖补措施有效引客入安。2023年旅游接待人数与综合收入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109.7%和99.9%,2024年上半年同比分别增长17.2%、19.8%,“山水好时光、周末游安康”为主题的常态化假日旅游持续升温。

以提标升级为抓手,持续筑牢绿色生态屏障。从2022年开始,安康市在全市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提标升级行动,用生态环保“勇夺陕西第一”的目标统一思想和行动。通过采取“集中调度+一线调度”工作机制,强力解决生态环保领域突出问题。2023年中心城区空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空气优良天数和城市水环境质量指数均排名全省第一,2024年上半年三项指标继续保持第一位次。

以两山理念为指引,探索创新绿色低碳发展。围绕破解生态价值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问题,安康市建立起GEP核算制度体系和自动化核算平台,测算2022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2089.4亿元,是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的1.65倍。安康获评国家低碳试点优良城市,镇坪、岚皋、石泉、平利4个县入选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镇坪、岚皋、石泉3个县获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创新驱动,多元赋能增效

作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重要水源涵养区,安康面临着“面上保护、点状开发”的刚性要求,全市国土面积禁止开发区域占7.8%,限制开发区域占84.1%,重点开发区域仅占8.1%。安康市坚定不移通过开放创新破解立地条件制约,充分发挥安康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以及拥有“公铁水空”多式联运等区域和条件优势,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安康市深度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大力推行为每条重点产业链组建一个技术支持团队、每个链主企业配备一名科技副总、每个入链企业明确一名科技顾问的“科技赋能三个一”制度。通过实施科技型企业三年倍增计划,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科技型企业分别增长101.6%、100%、66.9%。2024年安康获批建设秦创原富硒产业创新聚集区。

加大双向开放力度。对内,安康市深化苏陕、津陕协作和“组团式”帮扶,加快融入西安都市圈协同发展。组建4个区域招商联络处,“千人百城万企”招引项目650个,到位资金1461亿元,2024年上半年实际使用内资、外资分别增长15.7%、26.3%。对外,抢抓“一带一路”契机,推动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建设提速,创新打造安康无水港,投入运营“安康壹号”海外仓,2023年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20亿元。2024年新开通中欧班列商用车出口专列、“安康—深圳—泰国”全货机航线,上半年航空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298.7%。

深化数字经济赋能。安康市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牵引,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启动建设安康智算中心项目,加快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市10个县市区均创建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西北电子信息基地、智能终端产业园等多个专业园区初步建成。

民生至上,幸福品质提升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为民造福是最重要的政绩。2023年安康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2%和7.7%,2024年上半年分别增长5%和7.5%,为全面推进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安康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公共服务向农村、基层和困难群众倾斜,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统筹城乡一体促融合。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安康市强化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优化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推进山水园林品质城市建设,因地制宜补齐县城短板弱项。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推进2个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13个示范镇、100个示范村建设,103个村获评“陕西美丽宜居示范村”。

办好民生实事谋共富。安康市保持民生财政支出在80%以上,每年组织实施一批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教育、医疗、文化“三个紧密型共同体”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衡可及。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探索创新“村劳务服务公司”模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在62万人左右,以工代赈工作被国家发改委通报表扬,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走在全省前列,88.8%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超10万元。

守牢发展安全筑基石。安康市始终用知难克难、知险化险的态度处置矛盾风险。防范经济和金融领域风险,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按时完成企业无分歧账款清欠。省定“保交楼”任务已完成94%,协调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融资7.52亿元。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健全矛盾纠纷多元排查化解机制,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安康市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有的放矢,努力在推动陕南高质量发展中创新破题,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贡献安康力量。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