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

汉中:用好改革法宝,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创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4-11-04 14:37:40 来源:中国报道

汉中市认真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为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汉中新篇章提供强劲动力。

文︱夏玄子

仲秋时节,万物丰收。

汉江碧波荡漾,山水相依气象万千;天汉湿地公园草木丰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龙头山上云海如梦似幻,自然之美令人陶醉……放眼整个汉中,人间烟火如诗如画,发展势头方兴未艾。

看得见的变化、摸得着的温度、握得住的幸福,是汉中市全面深化改革在新时代大潮中交出的精彩答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启了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全面深化改革进程,推动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汉中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科学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推出1570项改革举措,争取实施101项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集中力量解决高质量发展急需、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全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天汉湿地公园——汉江边上的市民幸福园。

对标中央和省委部署,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扬帆启航,方向决定未来。

近年来,汉中市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作为做好改革工作的根本遵循,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及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深改委会议精神和省委深改委会议精神,自觉从战略和全局高度领会改革意图、把准改革指向,确保全市改革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从国家大局中把握方向,从省级规划中找准定位,从民生根本中挖掘切口。汉中市精心制定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的年度《工作要点》,做到党中央有部署,省委有要求,汉中见行动。

据统计,汉中市已召开深改委(领导小组)会议64次,审议改革事项283个,通过改革文件或方案233个。通过项目化推进、清单化管理,累计实施改革1570项,展现出强劲的改革动力和创新能力。

在国家级和省级试点方面,汉中市已承接国家级试点39项、省级试点62项,多项试点正蹄疾步稳有序推进,全力把试点变亮点、把试验变示范。如洋县积极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试点,“朱鹮有机产品”区域品牌跻身全国农业区域品牌百强榜;镇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试点成果显著,县镇村三级电商物流网络实现全覆盖;佛坪县国家级数字乡村试点成效显著,并在央视播出。此外,汉中市还在多个领域实现了突破和创新,如多个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创建成功等。

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

为确保改革质效,汉中市成立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及9个改革专项小组,制定了《两规则一细则》,构建起“深改委统筹、市级领导牵头、专项小组负责、牵头部门主抓、职能部门联动”的改革工作体系。同时,建立了改革工作推进落实机制,形成了从谋划生成到推进落实再到考核评估的全链条工作闭环。

在改革经验总结提炼、品牌培塑打造方面,汉中市建立健全改革典型常态化挖掘、培育、总结、宣传、推介工作体系,创新推行“四个一”工作机制,开展“改革小切口·发展大活力”专项宣传推广。通过这一系列举措,160多项改革案例得到了上级领导的批示肯定,420余项改革经验被中央、省级部门推广,960余项改革做法在主流媒体上广泛宣传。

向难点进朝深处改,在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攻坚突破

汉中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坚持把解决体制机制问题放在突出位置,攻坚克难,破障闯关,改革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从“一枚印章管审批”到“最多跑一次”,再到“高效办成一件事”,汉中市不断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其中,“一业一证”集成改革荣获中国改革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镇街村居”联审联办改革亦获2023年度全省政府职能转变十佳案例,营商环境评价连续四年保持优秀。

金融领域实施“四个一”综合改革,强化金融工具箱。特许经营权改革与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制度完善并进,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加速,市场活力显著增强。2023年,汉中市民营市场主体净增7.44万户,同比增长21.1%,总量达42.37万户。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汉中市推动经济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建立直接融入秦创原总窗口制度,建成协同创新基地与离岸创新中心,常态化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形成科技创新全链条服务体系。2023年,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大幅增长54.3%,近两年荣获国家及省级科技奖项创历史新高。

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同样备受重视,汉中市实施“天汉英才”计划与“百千万”人才工程,开展年轻干部人才“火种计划”,探索市场化引才,构建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健全产学研对接机制,建成众多院士专家工作站。

汉中市对经济形势精准研判,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坚定不移抓产业强工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建立专班推进、清单管理、比武打擂、责任晾晒工作机制,聚力打造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3个重点产业集群,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建立项目建设“三边三倒”工作法,投资质效稳步提升。分类施策推进园区改革,加快县区合一,实体化运营,引入市场机制。国资国企改革纵深推进,建立国资监管体系,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深化招商体制改革,领导干部带头招商,深化驻外机构改革,探索成本分摊与利益共享机制。

改革之道,在于破立并举,得其要领则事半功倍。汉中市紧扣问题导向,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改革清单”,聚焦关键领域,力促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多点开花,激活发展潜能。

农业农村改革以土地为核心,激活农村全盘。2024年8月8日,汉台区作为全国试点,成功挂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标志土地制度改革新突破。近年来,汉中市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成土地确权,推进“三权分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盘活利用,创新推出乡村旅游、民宿等多种利用模式。

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汉中市实施有机农业培育、品牌农业培优、设施农业提升、智慧农业应用、观光农业精品“五个工程”,构建“五个农业”发展体系。开展“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活动,健全联农带农、以镇带村机制,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全国脱贫地区帮扶产业发展推进会在汉中召开,被评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成效明显市。

汉中藤编等老手艺焕发新活力,成为带动群众就业创业、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深化基层民主实践,汉中市推行人大代表票决制与“会商制”“票选制”,优化建议办理流程。同时,构建政协协商体系,提升协商制度化水平。健全大统战格局,支持新生代企业家发展,深化群团组织改革,汉台区“网格+妇联”模式获全国认可。

文旅融合发展,开辟新径。汉中市探索构建“文旅农商交体养”融合发展新格局,大力发展生态游、文化游、研学游等新业态,荣获文旅融合最佳全域旅游城市。实施“中”字型文化研究工程,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成功命名,汉中市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积极探索“非遗+”发展模式,五种模式推动藤编非遗产业发展做法得到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公共文化服务,持续优化。完善“两馆一站”免费开放机制,创新实施“送文化下基层”,新创建省级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县(镇)5个,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荣获全省先进。汉中文化形象更加生动,“汉文化”“张骞故里”“朱鹮家园”“世界天坑”“汉中非遗”等文化标识愈发靓丽。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建立“五选三用”干部选用机制,推进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免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县(区)委书记座谈会、镇街党工委书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交流会等机制,建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全覆盖能力提升工作机制。实施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改革,推进巡察机制改革,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坚持人民至上,让改革成果惠及汉中人民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全面深化改革,人民至上。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途中,汉中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民生为本,书写着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在教育领域,汉中市统筹推进办学模式、育人方式和管理体制的全面革新。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创新推行,不仅为现代教育体系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更让优质教育资源得以更广泛地惠及城乡。从建立学生午餐午休服务保障机制,到规范营养餐管理,每一项举措都体现了汉中市对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深切关怀。宁强县的“山村入户早教计划”,更是如同一股春风,吹进了偏远山区的千家万户。

当目光转向就业创业领域,汉中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健全,让就业服务更加贴近群众,更加高效便捷。“人社工作进园区”的创新实践,不仅为园区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也为求职者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就业平台。此外,还通过建立常态化援企稳岗帮扶机制,实施“五个一批”拓岗就业工程,推行高校毕业生带编入伍,以及深化创业汉中行动计划和高校毕业生融入汉中行动等等,为各类群体提供了更高质量、更加充分的就业服务。以工代赈规模的持续扩大,更是让许多困难群众在劳动中找到了生活的希望。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汉中市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主战场。通过全面深化“三医联动”改革,不仅完成了镇村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还持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一系列创新举措的落地实施,让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更加安心。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宁强样板”、签约服务“镇巴路径”以及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成功探索,更是为汉中乃至全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城市管理服务改革,是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汉中市通过优化城市停车运营管理,建立物业服务管理制度体系,推动“三无”小区三类管理全覆盖等举措,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积极探索拓宽“两山”转化路径。

安全稳定是发展之基,也是民生所盼。汉中市聚焦重点领域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建立舆情“一键启动”应急机制,推行防汛避灾“三必撤三必到三步法”和一键叫应到基层机制,有效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健全二级网格、风险台账、群众动员三个机制,深化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五社联动”试点经验在《人民日报》宣传报道。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汉中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两山”转化的生动实践。通过建立生态城市建设制度体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深化林(山)长、河(湖)长制等举措,汉中正逐步构建起一套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嘉陵江流域跨界河湖联合河湖长制的成功实践,不仅为长江流域联防联治提供了典范,也让汉中市的水质改善幅度在全国、全省范围内名列前茅。此外,汉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行绿色循环工业、汉文化文旅研学等8种转化模式。率先成立“两山”资源公司并实现全覆盖,全省首笔“两山贷”“高标准农田贷”“富民贷”“茶叶兴农贷”落地汉中。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汉中市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乘势而上、敢作善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汉中新篇章。

责任编辑:曹新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