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铜川:锚定西部示范 推动转型发展

发布时间:2024-11-04 14:36:09 来源:中国报道

铜川市坚持把高质量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集中最强力量、最佳资源、最好服务,全力以赴抓谋划、促建设、强招引、优服务,推动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加力提效,为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蓄势赋能、出力出彩。

文︱李洋

2023年,铜川市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四个季度位居全省第一方阵,被陕西省委、省政府表彰为2023年度全省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2024年以来,铜川市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转型发展成果喜人。上半年,铜川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8%,增速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

铜川夜景星光璀璨。

推进科技强市建设,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如今,铜川已经成为全省最大的铝材加工产业聚集区,到2024年年底全市铝及铝合金产业链产值将超过200亿元。”铜川市委副书记、市长郝光耀介绍说。

铜川因矿设市、因煤而兴,工业起步早、有基础。资源型城市转型,是近年来铜川发展的关键所在。

项目建设持续推进。

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铜川市坚持把铝及铝合金、汽车零部件、新材料、光电子等重点产业链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优质产业项目集群集聚。12GW单晶电池成为全省电池行业首个废水“零排放、全回用”标杆工厂,光电转化率等各项指标参数行业领跑;年产220吨磷化铟材料生产线项目实现核心材料进口替代。2023年,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经验交流现场会在铜川市成功召开。

转型,使得铜川市的产业链群“加速聚集”。2024年上半年,4条重点工业产业链合计增加值增长14.9%,其中铝及铝合金产业链增长20.1%,新型建材及先进陶瓷产业链增长11.6%,光电子产业链增长33.2%。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的关键。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引擎”。近年来,铜川市全面推进科技强市建设,紧抓获批秦创原“三项改革”成果转化试验区的重大机遇,积极对接高校院所成果转化项目21个,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比2020年增长4倍以上。国家高新区创建工作连续三年获省级表彰奖励,近年来累计入驻高新技术企业9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9家,建成国家级研发平台2家,印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全省首家省级农高区。

在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也是尤为关键的一环。铜川市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工作,全市高价值发明专利增幅57.89%,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突破亿元,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双双实现零突破。截至2024年8月,全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同比增长52.4%。

深化金融赋能,释放改革创新新活力

“我们村共有108户,合计2.98兆瓦已并网发电。年均发电量402万度左右、发电收入142.6万元左右。贷款期内扣除银行还款、运维保养等费用,村集体每年净收益52.6万元左右。参与群众每户每年平均年收益约6120元。”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克坊村村委会主任杜晓鹏说。2023年5月17日,克坊村村集体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整体项目开发模式为政府引导、公司贷款、电网支持、农户分红。克坊村成为陕西省首个光伏乡村振兴零碳示范村。

测控基地监控室。

抢抓被列入第一批全国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整县推进试点区机遇,耀州区克坊村农村分布式光伏产业“政银担—企村户”模式,为普惠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铜川经验”,此项工作也得到了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在克坊村之外,耀州区小丘镇朱村等农村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也已全面开工,户均增收约4000元。改革与创新,使得光伏产业与普惠金融在铜川形成了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合力。

作为全省首个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铜川市围绕城市转型和乡村振兴两条主线,进一步用好金融活水,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站和惠农支付服务点实现镇村全覆盖,创新推出“光伏贷”“樱桃贷”等20种特色信贷产品,着力打造政府引导和商业可持续发展并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普惠金融改革“陕西样本”。持续深化普惠金融改革试点,2024年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分别增长8.9%、7.6%,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45.04%,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15.2%。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心和方向。以不断深化的改革,推动区域创新与发展,在持续深入的实践中,铜川不断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与内涵,推动区域发展迈上新台阶。

营商环境再升级,打造投资兴业新高地

“以前报税的话得小半天,现在前前后后要不了十分钟。”张先生在耀州区经营一家铝材企业,他表示,公司选址铜川是因为这里相关产业发达、公司运营成本较低。让他没想到的是,铜川政府的办事效率竟如此之高。

2024年以来,铜川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部署,着力在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项目和服务产业上再深化、再突破。上半年,铜川市经营主体满意率达到95.42%,居陕西省第四位。

企业开办和注销全流程办结缩减至半个工作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申报时长平均由半天压缩到5分钟;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助企专区增设“企业信用修复服务窗口”……铜川市不断深化全过程企业服务,持续提升政务便利度。

为提升项目建设加速度,铜川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规划用地改革,施工许可证实行电子化发放;提升环评审批服务效能,环评手续按期办结率100%;开展“金融服务进园区进企业”等政银企对接活动,新增贷款16.36亿元。铜川多措并举破解企业融资难题的做法,入选全省第一批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为提升发展竞争力,铜川市持续加强制度集成创新。提升“陕企通”服务质效,办理企业诉求满意率99%;发挥平台涉企政策直达快享功能;建立政企恳谈常态化、制度化机制;打造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样板区”的做法在全省复制推广。

2024年以来,铜川市谋划实施了一批“小切口”改革,推动营商环境“大变化”。搭建“铜易就业”平台,目前已有1.96万余劳动者通过平台实现就业;实施专利导航,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方向;建设招商助手平台,推动资源信息共建共享;在印台区探索实施“政务问诊”服务,主动回应企业诉求。

铜川市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的“铺路石”,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创新,以系列化的举措着力打造政府最诚信、企业最舒心、办事最高效的名片。

擦亮生态名片,民生福祉稳步增进

“市里面不大,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绿色。以前挖矿的地方也都改造成了一片片绿色的海洋。”刘先生十年前定居西安,老家在铜川的他每个月都要回去一两次,“现在基本每个周末都要回来,铜川有一种天然的惬意,欢迎西安市民周末来铜川度假!”作为一个“身在他乡”的铜川人,他见证了铜川生态的日渐向好。

自然生态有效改善。

近年来,铜川市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渭北“旱腰带”和非煤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2023年,铜川市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中前进16位,位列关中7市区和汾渭平原15地市第一;石川河岔口断面水质连续三年达到Ⅲ类水质;完成生产矿山、历史遗留矿山恢复治理2899亩,营造林10.12万亩,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40.45%、36.51%,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满意率达到97.93%。截至2024年7月27日,全市优良天数147天,同比增加13天。

从过去污染极度严重的城市,到如今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入选“中国最美绿水青山生态名城”……生态“进阶”之路,也印证着铜川民生福祉的不断增进。

铜川市成功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连续四年荣获“陕西省平安市”称号。紧盯重点群体稳岗就业,上半年铜川市举办招聘会100余场,推送就业岗位6万多个。“雁翔铜川”精准就业创业服务行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540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91亿元,城镇新增就业4447人。铜川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2%、7.2%。

围绕办一流的教育、医疗、公共文化,铜川市积极创建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县,推进“名校+”办学模式,2024年重点抓好30个学校新改扩建项目,新增学位1200个以上。抓住用好优势资源,中医特色疗法受到广泛认可。圆满承办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陕西省主会场活动等重大节会,铜川的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了持续提升。

科技赋能,写就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希望之路”;深化改革,让产业成为区域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助推器”;聚力发展,以更好的营商环境让“小城市”成为投资兴业新高地……高质量发展的铜川答卷,是一个个鲜活的民生图景,也是新征程上砥砺奋进的新起点。面向未来,铜川上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积蓄发展动能,锚定西部示范、推动转型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铜川新篇章。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