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李晓燕 报道)10月29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冀峰,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刘波,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何建军,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邱轩洛出席并介绍陕西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
陕西3.1万项科技成果实现转移转化累计融资超60亿元
冀峰介绍,陕西科技厅实施科技创新“八大行动”,加力加速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推进科教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全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从2021年的67.86%增长至2024年的72.20%。高质量发展总指数较提升1.3分,为打好黄河流域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一是部署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增强黄河流域产业内生动力,全省科技活动产出水平保持全国第4,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比重保持全国第1;
二是优化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提升黄河流域产业创新拉动能力,2024年度支持总窗口“四链”融合重点项目92个、经费8950万元。近三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幅均超过30%,2023年分别达到4120.99亿元、2.39万家、1.67万家,分别是2020年的2.34倍、2.96倍、2.66倍,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三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链条,提升黄河流域产业创新驱动能力,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57家单位参与“三项改革”、单列管理10.3万项职务科技成果、3.1万项科技成果实现转移转化、新成立企业1736家,推介发布项目7530项,累计融资超60亿元;四是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夯实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源动力,支持长短波授时系统、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分子医学转化中心、电磁驱动聚变设施等6个大科学装置开展预研,布局建设5个陕西实验室,推动34个实验室重组(或新建)为全国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和7个国家级、省级野外观测台站。
陕西厚植新型工业化生态底色,发展新质生产力
刘波介绍,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积极培育绿色新动能、新业态、新模式、新优势,厚植新型工业化生态底色,发展新质生产力。
通过构建陕西“1+4+N”现代化产业政策体系,为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着力推进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围绕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现代能源产业、新领域新赛道、生产性服务业五个方向的34条重点产业链,落实链长制提升工作机制,强化产业链政策支持。着力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对当年配套率增幅较大、有新增非关联配套企业的链主企业,以及首次纳入链主企业供应商目录的配套企业给予奖励。着力强化金融服务,建立“一链一行”主办行制度、“工信贷”白名单+风险补偿机制,开展“十行千亿惠万企”融资专项行动,支持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推动科技创新增强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打造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开展“三器”建设,推动“三项改革”,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
截至目前,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13家;新增国家级科技孵化器10个,科研人员成立转化企业105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39万家和1.67万家,分别增长37%和33%。全省有效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8年的3138家,增长到2023年的1.67万家,年均增幅39.4%;实施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建立完善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支持力度。截至目前,陕西省创新型中小企业3525家,有效期内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2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8家,重点“小巨人”46家。
开展重点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推广、数字化转型融合支撑三大行动。截至目前,全省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1972户,列全国第3;10户企业获评工信部融合发展试点示范、17户企业获评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打造了“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60个;2022年我省数字经济规模首次超过1万亿,增速13.9%。2023年我省数字产业收入5777.3亿元,数字产品制造等重点行业增加值增长18%左右。
大力推动工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积极稳妥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累计创建省级能效标杆企业4户、节水标杆企业11户,国家能效“领跑者”2户、水效“领跑者”2户,创建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451户、绿色工业园区21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2户。2023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7.9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用水量的30%,位列全国第2位;开展高耗能重点领域能效水平分级管理,推动重点企业实施节能技改项目46个,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6.84万吨。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试点示范引领工程,以点带面推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陕西成功创建黄土高原苹果和秦岭猕猴桃两大国家级产业集群
何建军介绍,陕西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方面成果丰硕,不断推动农业特色产业绿色发展,紧抓“蓄、引、养、节、防”五个环节,发展旱作节水农业。高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黄河流域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1020万亩,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344万亩。以“两减四提”为抓手,开展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流域内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2% 以上,畜禽粪污、秸秆综合利用率均达到90% 以上,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 83% 以上。
大力实施苹果“北扩西进”和猕猴桃“东扩南移”战略,成功创建陕西黄土高原苹果和秦岭猕猴桃两大国家级产业集群,形成渭北南部、渭北北部和陕北山地三大苹果产业带、秦岭北麓猕猴桃产业带,洛川苹果、眉县猕猴桃、澄城樱桃、大荔冬枣、佳县油枣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3年,黄河流域苹果种植面积923万亩、产量1375万吨,猕猴桃种植面积84万亩、产量137万吨,全产业链产值分别达到1310亿元和191亿元;依托资源禀赋和立地条件,初步形成蔬菜产业“一区三带六板块”布局,打造蔬菜产品品牌287个,企业品牌203个,太白甘蓝、靖边胡萝卜、合阳九眼莲、兴平大蒜等蔬菜地理标志产品20多个,形成太白高山蔬菜、兴平辣椒、泾阳西红柿、南泥湾蔬菜等一批区域公用品牌,连续五年全省蔬菜产品抽检总体合格率达到98%以上。
畜牧业加快渭北、陕北布局,建成奶山羊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陕西生猪产业集群,奶山羊产业规模、产品质量和效益居全国第一。2023年,黄河流域肉类总产量87.73万吨、奶类产量178.24万吨,分别占全省总产量64.95%、98.98%;陕北地区种植糜子、谷子、荞麦、高粱、黑豆、绿豆等有着悠久历史。今年,陕北小杂粮特色产业集群成功获批,在延安、榆林两市9个县(区)实施八大工程,项目计划投资13.79亿元,将打造全国小杂粮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高地、黄土高原小杂粮产业发展高地。
实施2024年中央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在黄河流域内投入3.969亿元衔接资金支持25个县(市、区)567个村壮大集体经济,目前,区域内村集体经济经营收益5万元以下“薄弱村”占比下降到7.95%,50万元以上强村占比增长到12.53%。
下一步,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注重优化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黄河流域内打造更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陕西讲好“黄河故事” 坚定文化自信
邱轩洛介绍,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护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陕西坚持系统谋划,构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政策体系。制定印发多部规划政策,形成陕西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1+N”规划体系;聚焦任务目标,实施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6大行动。
围绕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黄河文化的内涵与价值、黄河优秀文化遗产、黄河优秀文学艺术、黄河文化传播、关中文化、红色文化、黄土文化等主题,每年组织黄河文化课题研究,形成一大批研究成果,不断推动成果转化运用。开展黄河流域非遗普查,梳理国家级非遗项目75项,省级非遗项目573项,市级非遗项目1707项,县级非遗项目4357项。举办“黄河记忆”非遗大展,成功创建陕北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咸阳茯茶制作技艺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创排多部黄河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其中,碗碗腔《骄杨之恋》等3部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话剧《主角》获“文华奖”,表演《歌从黄河岸边边来》、陕北道情《一条棉被》2部作品获“群星奖”,陕北说书《看大桥》、陕西快板《猴子告状》2部作品获中国曲艺牡丹奖。西安市曲江新区获评首批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延安市宝塔区入选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等建成运营,黄河壶口瀑布景区、乾坤湾景区新晋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多景点入选黄河主题国家旅游线路。陕北民歌、秦腔、腰鼓、陕北秧歌等非遗精彩亮相中国—中亚峰会和第14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长恨歌》《驼铃传奇》《延安保育院》入选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黄河大合唱》等红色演艺全方位提升。牵头组建黄河九省(区)传统戏曲保护联盟、黄河流域图书馆联合发展体,开展黄河文旅推介,唱响“从秦岭到黄河边走边唱”宣传品牌。通过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等品牌活动,加强黄河文化传播,推动黄河文化走出去。
下一步,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将以延续黄河历史文化根脉、阐释黄河文化内涵魅力、弘扬黄河文化时代价值、讲好陕西黄河文化故事。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