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宝鸡凤翔区:品牌靓起来 文明润人心

发布时间:2024-10-15 15:49:24 来源:中国报道

理论宣讲有滋有味、志愿服务紧贴民心、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文明新风日益强劲、文化根脉薪火相传……行走在宝鸡市凤翔区,处处可以感受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正以各种方式融入人们生活,让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今年以来,凤翔区精准把握群众需求,以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为重点,以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为抓手,积极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凤翔新篇章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奏响凤翔新时代文明实践和美乐章。”凤翔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贾亚斌说。

推进移风易俗 文明新风“见效”更“长效”

前段时间,一个表现凤翔区移风易俗的微短剧《彩礼清风》在网上走红。微短剧以普通家庭的视角,将高价彩礼的陋习表现得淋漓尽致。评论区好评一片:“高价彩礼压垮了不少家庭,是需要吹吹清风了!”“拍得好,说出了老百姓的心声!”……

今年以来,凤翔区在线上、线下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移风易俗宣传活动。线上推出《推动移风易俗 共享文明雍城》大讲堂系列短视频,各行各业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讲文明、说新风。“大讲堂”已经播出15期,其中第一期就是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贾亚斌宣讲“正风俗以寻文明之道”。在线下,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联合区文联以形式多样、引人入胜的文艺形式,深入各镇开展“学精神·除陋习·树新风”移风易俗巡回文艺宣讲文明实践活动12场次;各站所还通过自编自演的小品、快板、舞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阐述移风易俗“大道理”,让群众坐得下、听得进、弄得懂、记得牢,形成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陋俗的良好氛围。

文明是一种习惯,它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

“做好事有文明积分,还可以兑换生活用品,两全其美。”前段时间,南指挥镇八旗屯村七组的李会琴用自己获评“好婆婆”“赚”的10个文明积分,在村里兑换了5公斤红薯后高兴的说。

据了解,今年8月,八旗屯村探索提出“新风储蓄罐”文明积分制,按照家庭美德、移风易俗、环境卫生、文明实践等作为积分项目,分别设立正面加分和负面扣分项,逐月累计分值,村民可用积分随时兑换村集体经济产品,实现“小积分”存美德,“小积分”树文明。

“移风易俗是一项长期工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今年以来,我们依托‘道德超市’,创新开展文明实践积分管理制度;发挥‘村民议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重点遏制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天价彩礼等婚丧陋习。还组建‘志愿服务劝导队’等文明实践小分队,利用道德讲堂、文化大讲堂等阵地,做到‘好人好事有人夸、歪风邪气有人管’,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摒弃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凤翔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王宏军说。

此外,凤翔区还以党风政风引领、破除陈规陋习、农村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讲文明树新风和宣讲教育“五大行动”为抓手,重点整治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组织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要求党员干部不打折扣、不讲条件带头执行《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办理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办法》,推动各级领导干部严格家教家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要求各村健全《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等有关配套制度和措施,编印《村民议事会》《道德讲堂》等记录本,分发至各村,进一步规范“四会”及道德讲堂运行管理,逐步实现移风易俗常态化、婚丧事宜规范化、乡风民风文明化,让文明新风在雍城大地“见效”更“长效”。

打造文明品牌 实践项目“出圈”又“出彩”

在凤翔区城关镇南环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雍心帮”服务大集市上,几十个便民摊点依次排列,身穿蓝色马甲的志愿者正在为居民提供理发、义诊、磨剪刀、法律咨询等爱心服务,现场人气“爆棚”。

“雍心帮”服务大集市是凤翔区着力打造的社区“搭台”、服务单位(公益组织、志愿服务队伍)“摆摊”、居民“赶集”的文明实践品牌项目,以冒热气的便民服务将群众聚过来、用接地气的理论宣讲让群众听明白,这也是凤翔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走深走实、惠民便民的生动实践。据了解,该项目获评陕西省文明实践“十百千万”创评优秀创新案例,“全省在新起点上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高质量发展培训班”还做了交流发言。自2022年10月实施以来,开展活动513场次,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受益群众达19万人次,解决生活“小难题”2.7万余件,切实为群众打造了一个舒适便民、富有温度的“生活圈”。

凤翔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收集编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案例汇编》,精心打造了一批“出圈”又“出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引导群众在文明实践中感知文明、领悟文明、实践文明。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今天,我想以区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珍贵文物——战国时期凤鸟衔环熏形器为背景,给大家讲述一个文物保护的小故事。”9月20日,“理响雍城”文明实践志愿宣讲员、凤翔区博物馆工作人员雷豫在虢王镇开展的移风易俗巡回文艺宣讲文明实践活动宣讲时说。

这是凤翔区创新推出的“理响雍城”理论宣讲文明实践项目,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基地、文明单位、联席单位组织起来,由22个职能部门承担60多项宣讲内容,围绕“讲什么”“向谁讲”“谁来讲”“怎么讲”“在哪讲”五个核心要素,本着“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的原则,创新发挥文明实践游击宣讲小分队贴近群众生活、服务灵活高效等优势,融合线上线下宣讲途径,通过理论宣讲、文艺宣讲、互动宣讲和网络宣讲等形式展开,着力实现理论宣讲零距离。至目前,已开展宣讲35场次,线上线下受众18.7万人次。

社区里及时“解渴”的理论宣讲、革命旧址里的沉浸式实景课堂、舞台上富有“凤翔味道”的文化表演……在宝鸡市凤翔区,围绕学习传播科学理论、丰富活跃文化生活、助力城乡基层治理等领域,一批批具有“凤翔味道”的文明实践品牌项目让理想的明灯照亮城市,让文明的馨香充溢社会。如今,涌现出“雍心帮”“理响雍城”“崇德尚艺”“西府曲子传新声”“长者生日会”等叫得响、可持续、有地域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项目22个,深受群众欢迎,让群众爱参与、真受益,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真正走进群众心里。

 紧贴群众需求 实践活动“走心”更“走新”

中秋节前,城关镇西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邀请文化服务基地(区文化馆)的文明实践志愿者组织麦秆草编培训,这是凤翔区将民间手工艺、非遗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文明实践活动融合,创新开展的“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中秋”活动之一。68岁的马红英是第一次来学草编,在志愿者的指导下,不一会儿就编了一大一小两个蚂蚱笼子。她说,文明实践站经常搞活动,除了学草编,他们还在这里学戏曲、画脸谱等,大家非常喜欢这样的活动。

今年以来,凤翔区聚焦群众需求,各文明实践平台创新开展“凝心聚力促改革  创新发展启新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坚定信念跟党走  党的创新理论‘六进’”文明实践宣讲系列活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等异彩纷呈的文明实践活动,打造全省全市有示范效应的标杆站(所)。同时,还围绕“文明实践+理论+教育+文化+科普+研学”的思路,将固定的“点”串联成流动的“线”,创新开展“寻访凤翔符号”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线路集章打卡活动,沉浸式感受魅力凤翔。

“今年以来,我们依托区数字宣传平台,创新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数字化模块,首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数据’互通互融的文明实践工作体系。”凤翔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主任王芳说,“通过完善的智慧化手段,整合协调志愿服务阵地、团队、设施和项目等各级各类资源,实现‘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社会评单’四单模式,形成供需精准对接的闭环工作机制,着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既搭建起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的线上渠道,又实现了对群众文明实践活动的智能化。”
文明实践“接地气”,志愿服务“聚民心”。

“大爷,您的血压正常,平时把药按时吃上。”9月13日上午,在城墙遗址公园,区医院文明实践宣讲小分队的志愿者正在广场上为群众义诊。当天,医院的外科、内科、骨科等6个科室的医生现场为群众进行健康科普宣讲和医疗服务。像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每月都会开展很多场。

今年,该区认真落实《凤翔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管理办法》,探索制定工作量化指标,建立三级书记清单和重点工作项目清单,打造了一批集医疗、救援、心理疏导等于一体的志愿服务队伍,建立和完善志愿者激励嘉许和服务保险制度,让志愿者有获得感、成就感。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要延伸到哪里,群众需要什么,文明实践就服务什么。凤翔区将群众“所需”和志愿服务队伍“所能”精准对接,通过开展理论宣讲、科普推广、扶老助残、文明创建等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项目化、品牌化建设,让文明实践活动“走心”更“走新”,以文化人、成风化俗。

文明花开香满园,同心掬得满庭芳。近年来,凤翔区聚焦“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目标要求,新时代文明实践将文明的种子播撒到群众心田。如今,在雍城大地,一个个举措破除陈规陋习,淳朴清朗、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劲吹;在田间地头,一场场文明实践活动,冒热气接地气,“内外兼修”的文明之风处处涌动;在乡村街巷,一项项暖心志愿服务,助人为乐,积极健康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邵晓奎  郑晨)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