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下午,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法院引镇法庭王爱茹法官通过线上调解的方式成功调解了一起特殊的案件,让千里之外的聋哑人“零成本、零距离”的解决了矛盾纠纷。
原告张某与被告黄某签订一年的房屋租赁合同,并当场向黄某支付了一个月的房租和押金共计1870元,合同履行过程中,张某因自身原因提出退租,遭到黄某的拒绝。私下协商未果后,张某起诉至法院要求黄某退还房租和押金。
案件审理中,张某却不见了踪影,王爱茹法官数次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联系张某,都以失败告终。当王爱茹法官按照张某提供的地址邮寄送达时,也因无人收件被退回。面对这样的情况,依据法律规定原本是可以按照原告撤诉处理的方式直接结案的。但是考虑到张某系聋哑人,生活上多有不便,本着对司法公正和人文关怀的坚守,王爱茹法官继续踏上了艰难的寻人之旅,几经周折,辗转多人,终于得到了张某现在的联系方式。
在得知张某人在外地后,为了避免增加双方当事人的诉累,王爱茹法官当即建立微信群开展调解,这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聋哑人沟通不便的问题,为调解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调解过程中,王爱茹法官耐心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诉求和意见,并适时的加以释法说理,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无声”沟通,双方最终达成和解,黄某直接在微信群中退还房租和押金1000元。
当书记员带着疑惑的表情问道:“老师,这起案件的标的额这么小,我们花这么多时间寻找原告,真的值得吗?”王爱茹法官是这样回答的:“聋哑人作为弱势群体,本就需要社会更多的帮助和关爱,所以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坚守司法为民的初心,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让法律的阳光照耀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角落。”
司法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法律条文和程序,更是充满人文关怀和温情的实践。近年来,长安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关注特殊群体的需求和权益,不断探索精准、有效的司法服务方式,因案施策,充分满足特殊群体的司法需求,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用实际行动彰显着别样的司法温情。
(西安市长安区法院 林升春)
责任编辑:曹新宇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