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你好!帮我看下这份遗嘱受法律保护不?” 在保安法庭“微信调解工作室”,洛南县洛源镇张坪村尚支书急切地问道。
看到群里尚支书发的“求助”信息,保安法庭法官宋小龙反复仔细阅读和审查了尚支书发来的 “遗嘱”(授权书)照片内容后,立即针对这份“遗嘱”形式和内容,从农村土地(自留地)的性质、遗嘱形式要件、内容的真实意思、法定继承的顺序等四个方面在“微信调解工作室”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指导,并要求尚支书及村委会调解人员根据法庭答复和指导,及时调处。
次日,尚支书再次在“微信调解工作室”里回复:“感谢宋法官,通过你的培训解释,我村财产继承纠纷已经调解,双方都很满意!”看到消息后,法官当即在“微信调解工作室”对尚支书在法庭指导下及时妥善处理本村矛盾纠纷的行为给予充分肯定和点赞!
保安法庭“微信调解工作室”于今年6月份组建成功并投入应用,重点立足“将非诉讼机制挺前”和“抓三端”两个定位,旨在绘就诉源治理新“枫”景,“工作室”人员由“1个法庭审判团队+2个镇党委书记+2个派出所长+23个村支部书记+N”组成,广泛发掘和吸收“五老”、“先贤”、“能人”等德高望重的、能有效处理矛盾的民间力量,共同参与乡村矛盾纠纷的预防、排查、化解工作,切实为法庭诉源治理、乡村振兴大局注入新的源头活水;法庭审判团队在调处各类矛盾纠纷的同时在“微信调解工作室”进行业务指导;与此同时,法庭审判团队于每月5日前在“微信调解工作室”对上月涉诉案件进行诉情通报,让镇村领导干部对本村矛盾纠纷以及诉讼情况及时了解和掌握;“微信调解工作室”还定期不定期转发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典型案例及相关法律法规,以期通过长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步提升镇村干部的法治思维,讲好法治故事,传播好法治声音。
“微信调解工作室”创新运行一个多月来,许多矛盾纠纷通过多方力量通力解决,大量纠纷在审判团队的指导下合力化解,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显著增强,显示出了强大的活力、动力和生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了普遍赞誉。
下一步,保安法庭将进一步针对保安、洛源两镇民俗社意、人文风情,继续拓展“微信调解工作室”功能,持续加强对村干部和网格员处理矛盾纠纷能力的线上培训和指导,尤其是抓好村支部书记这些“关键少数”,让指尖上的解纷“工作室”爆发出诉源治理的多重效应,确保做实做好诉源治理“大文章”。(宋小龙 夏蕾)
责任编辑:曲靖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