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陕西西安:擦亮“全国双拥模范城”金名片

发布时间:2024-08-02 13:03:03 来源:西安日报

七八月的古城西安热情似火,行走在大街小巷、城区繁华路段,稍加留意不难发现,广场、车站、商场电子屏、公交车、出租车……

连续九次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连续十次获评“全省双拥模范城”……陕西是“双拥运动”发祥地,作为省会城市的西安,更是肩负着全省双拥模范创建“主阵地”的使命和责任。

多年来,西安市持续发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既在“精”上做文章,也在“全”上花力气,逐步摸索出双拥工作“三新五化”西安经验。一项项双拥实事的落地,构建起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关系,让“爱民拥军”之花绚烂绽放,双拥精神融入城市血脉,成为西安这座城的亮丽底色。

开展国防教育 “红领巾”致敬“最可爱的人”

7月25日,一场精彩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文艺会演活动在雁塔区第一中学举办。

活动中,陕西省爱国主义英模报告团团长、退役军人代表翟学荣为大家讲述了军人保家卫国的故事,鼓励广大青少年不畏风浪、勇于担当,做新时代的追梦人。现场,来自雁塔区的少先队员们向12位爱国主义英雄模范报告团的成员献上鲜花,致敬“最可爱的人”。

当军礼遇上队礼,“橄榄绿”遇到“红领巾”,大家齐声共祝祖国好,这是爱国情怀的共鸣,更是红色基因的传承。

近年来,西安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推动理念创新。准确把握双拥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把双拥工作纳入“西安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通盘考虑、统筹推进,为军地共建注入强大动力,形成我市全民拥军优属、驻军拥政爱民、军地融合发展的生动局面。

推动机制创新,始终坚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第一副组长的传统。2020年以来,先后两次调整完善领导小组,强化联席议事,形成多部门联动、高效协同的工作格局。在全省率先设立专职双拥工作处,在全市13个区县专设双拥工作科,赋予退役军人服务站基层双拥工作职能。

不断推动体系创新,坚持把双拥工作纳入重大决策部署和财政保障,三年多来,全市各级财政围绕双拥相关工作累计投入超过3.5亿元,为双拥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西安市不断丰富国防教育形式,将国防教育纳入全民教育规划。通过“六进”活动,实现国防教育普及化。全市培育国防教育特色学校16所、示范学校6所,让全市137万名中小学生100%接受国防教育,先后创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6个,省、市、县三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1个。

未央区三星小学积极挖掘驻地部队资源,打造国防教育陈列室,开设常态化国防课程;碑林区小雁塔小学发起 “情系边海防官兵”慰问活动,学生们为解放军叔叔寄送新年贺卡、围巾;今年端午节前夕,西安高新区第二十七小学400余名小学生通过亲手做香包、写书信,为边防战士送去问候和祝福……丰富多样的双拥国防教育系列活动,将“红色种子”深深根植在学生心中。

此外,西安市遴选120位功勋老战士拍摄《老兵口述历史》抢救性影像纪录片并被央视报道,推动国防教育深入人心。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和社会各行各业,每年通过瞻仰革命遗址、烈士陵园和参观历史展览、观看红色影片、走访慰问驻军等方式,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年均2000多场次、400多万人次参加。

探索“双拥+”路径 开拓文化拥军新阵地

如今,在古城西安,每一寸土地都凝结着军民鱼水情谊,每一个角落都高唱着“军爱民、民拥军”的动人旋律。

步入西安市雁塔区昌明路,你会惊喜地发现,在这条全长约1公里的“双拥示范街”上,有军嫂私房菜、拥军示范店等商铺,还有双拥示范学校等单位。道路两旁采用展板、雕塑、浮雕、剪纸和中国印等形式,融入国防教育和“双拥”文化元素,营造了浓厚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氛围。

这种“零距离”“家门口”的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新方式,吸引着市民纷纷拍照打卡。市民孙先生在街上拍照打卡之后深有感触地说:“这条‘军’味浓厚的街道打造得非常好,让群众在生活休闲的同时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很有意义。”

这短短1公里的街道,也是全市创新开展双拥工作,干部群众广泛参与双拥工作的缩影。

多年来,西安市不断扩大双拥工作基础宣传覆盖面,积极利用城市各类宣传资源,除了依托街面上随处可见的宣传牌(栏、墙),还依托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门户网站、宣传平台,以及全市185个街道(乡镇)、3163个村(社区)宣传橱窗,实现从机关到社区、从企业到学校、从城镇到农村,双拥宣传立体化、无死角、全覆盖,双拥元素融入生活、贴近民众。

同时,大力营造全民创建氛围,开拓文化拥军新阵地,成功组织举办双拥书画巡展;开通首条“西安市爱国拥军电影院线”;在有着90余年悠久历史的新城剧场,建立“爱国拥军剧场”;探索组织两届军地单身青年联谊活动,为军地适龄青年提供联谊交流平台。

雁塔区双拥示范街、未央区小红军雕塑、双拥公园……一批批双拥示范街、拥军门店、拥军驿站等,形成了古城一道道别具特色的双拥风景线,让双拥文化在西安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厚植拥军沃土 多元服务绘就双拥“同心圆”

今年6月,新城区韩森寨街道退役军人健康服务站正式启用,着力为辖区退役军人提供“家门口”的优质医疗服务。退役军人聂任鑫激动地说:“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太方便了,感谢党和国家对退役军人的关爱和帮助。”

近年来,西安精准聚焦部队官兵需求,倾力落实保障政策,持续打造拥军品牌、建设拥军阵地、丰富活动形式、拓展宣传渠道,在全社会营造起浓厚的崇军拥军氛围,努力让现役官兵安心,让复退军人称心,让优抚对象暖心。

通过成立西安市“退役军人服务协会”“英烈褒扬促进会”“爱国拥军促进分会”、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和拥军企业联盟品牌“崇军荟”,我市已打造非基层类退役军人服务站25家,形成由“拥军医院”“拥军景区”“拥军学校”“拥军食堂”“拥军巴士专线”以及企业“崇军荟”等组成的爱国拥军矩阵。

针对现役军人、文职人员、军休人员和三属,推出公共交通免费政策,规范提升全市公共服务场所军人依法优先优待水平;落实拥军优抚安置政策,精细管理全面提升拥军优属服务,解决部队官兵“后路、后院、后代”问题;持续优化教育优待政策,让3800多名现役军人子女享受政策红利。

据统计,截至目前,西安市已设立市退役军人职业技能承训机构20家,认定就业创业基地49个、创业导师98名,有力拓展就业服务保障路径。连年开展“就业服务季”活动,累计举办招聘会180多场,提供岗位12.3万多个。筹建“西安市退役军人关爱基金”,目前已募资2200多万元,运用743万元帮扶1077名困难退役军人。

军人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一系列双拥和优抚优待措施的背后,是古城人民的赤诚之情、拳拳之心。

创新服务机制 “西安经验”为双拥注入新内涵

如今在西安,教育拥军、文化拥军、科技拥军、法律拥军等新形式双拥活动蓬勃开展。一场场军民共建的“双向”奔赴,在我市各街道、中小学校园、社区竞相上演。

近日,临潼区双拥办在全区发起企业“崇军荟”召集令,辖区关爱退役军人和热心拥军工作的企业纷纷加入“崇军荟”,并制定了各自的拥军惠军优惠措施。

自2021年发起以来,“崇军荟”这一闪亮双拥品牌,已在西安市各区县逐步推开。截至目前,已吸纳352家企业单位,1000余家门店在通信、医疗、商超等多个领域开展公益性普惠活动。据西安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荆蓝凤介绍,各成员单位不断拓宽社会化拥军服务半径,优化服务模式,共同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及家属带去更多的实惠和便利,让社会尊崇之光照亮军人之路。

“驻地就是我的家”。部队官兵将驻地当作第二故乡,在完成战备、训练等各项任务的同时,全力支援地方经济建设,积极参加扶危济困、抢险救灾、修桥修路、植树添绿等任务,为第二故乡建设发展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在拥政爱民中处处闪现人民子弟兵的豪迈风采。

“我市连续9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拥军优属的理念早已铭刻在全市双拥工作者的心里,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中。”西安市双拥办常务副主任闫亚林说,近年来,西安双拥工作不断创新服务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在战略导向和目标纲领上,推动“理念创新、机制创新、体系创新”的“三新”。在实施路径和手段方法上,力求“教育普及化、宣传立体化、活动品牌化、保障精准化、参与社会化”的“五化”。以“三新”为纲,“五化”为目,纲举目张,纲目并举,逐步探索出了双拥工作“三新五化”西安经验。

时代在变,不变的是拥军爱民之心;岁月流淌,积淀的是浓浓鱼水深情。

在闫亚林看来,创建双拥模范城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广泛的宣传动员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步入新时代,西安市将继续秉承“军爱民、民拥军”的优良传统,不断创新思路方法,不断注入新内涵,在传承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行,持续推动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不断擦亮“全国双拥模范城”金名片。 

责任编辑:曲靖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