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全市深化诉源治理改革工作会召开,会议对2023年度诉源治理改革工作成效明显的20个集体予以通报表扬,铜川中院研究室、耀州区人民法院、王益区人民法院、印台区人民法院、宜君县人民法院分别获评“全市2023年度诉源治理改革工作先进集体”。
近年来,铜川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的重要指示,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致力构建“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局”的诉源治理工作新格局,诉源治理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统筹联动,完善诉源治理改革“全景“体系。铜川中院创新建立“三进两联一引”多元解纷机制,联合司法行政机关完善诉调对接机制、建立行政争议诉源治理及实质性化解工作规则,推动基层法庭联合公安机关“和为贵”调解室源头解纷,防范“民转刑”案件。与人社、市场监管等16个部门联合建立21项诉源治理对接机制。在规模较大的小区设立法官工作室,开展无讼村、无讼社区、无讼小区“三无”创建工作。构建“分调裁审”一体化多元解纷机制。今年以来,两级法院向有关部门通报诉情报告15份,发出司法建议31个,全市法院新收一审民商事案件同比下降11.42%,全市法院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同比提升20.56%。
二是创新机制,升级诉源治理改革“近景”模式。铜川中院发布《铜川市2021-2023年度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全市法院新收行政案件同比下降43.75%。全市法院常态化开展“三送三询一回访”活动,编印《项目建设中涉建设施工合同常见法律风险防控指引及典型案例》和《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指引159条》,对全市重点项目实行“1法官+1项目”结对服务机制。耀州法院在全区129个村、社区设立法官工作室、联合耀州政协建立政协委员调解工作室印台法院陈炉法庭构建“三个三”诉源治理新机制、广阳法庭创新“四环发力”诉源闭环治理工作法,王益法院联合交警、保险等机构建立道交纠纷一体化工作中心,新区审判庭深化“物业+法院”联动纠纷调解机制。今年以来,生效裁判自动履行率同比上升5.74%。2023年至今,市法院诉前解纷7235件。
三是长效长治,延伸诉源治理改革“远景”平台。先后制发《全市法院诉源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全市法院推进精准化诉源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全市法院诉源治理工作的考评细则》,着力破解诉源治理针对性不强、发力点不准问题。以“1483”工作法为抓手,部署开展“四比四进”和“双创双优”案件质量提升专项工作。形成关于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农产品买卖合同纠纷、醉驾型危险驾驶、物业服务合同等类案分析报告,及时送阅有关行业部门,协同推进类案前端化解、前瞻处置、前期化解。落实“发改案件双向评析、会议剖析”“类案检索靠前、层级研判会诊”等机制,内化“纠纷一次性解决”和“一个纠纷一个案件”理念,完善衍生案件预防机制。(陈梦霏 吴凯伦)
责任编辑:曲靖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