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外汇局陕西省分局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以“三个强化”助力提升涉外经济发展能力

发布时间:2024-07-02 15:53:04 来源:中国报道

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更为涉外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纪律保障。外汇局陕西省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全省涉外经济金融实际,对内以周密部署党纪学习教育为主线,全面落实“一岗双责”要求,深入推进党纪学习与涉外业务融合;对外以传导执行稳外贸稳外资相关政策为抓手,贯彻跨境金融创新理念,持续提升涉外经济发展能力,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思想同心,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党纪学习教育

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陕西省分局紧扣部署、学习、警示、作风四个关口,精心谋划推进分局全辖党纪学习教育相关工作,进一步加强基层外汇局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分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一是抓好“部署关”,把党纪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好。健全“分行党委领导、分局党总支抓总、各支部书记负责”三级联动机制,制定陕西省分局2024年党建重点工作安排,整体部署理论学习、厚植品牌、纪律教育、支部建设等4个方面、13项重点工作任务。及时组织召开局务会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新闻稿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对全辖党纪学习教育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切实做到应训尽训,全员学习。设置分局党建工作专岗,营造重党务、强业务、促发展的浓厚氛围,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为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分局党总支严格根据程序规定,增选保密委员和群众工作委员各1名,进一步激发党纪学习教育的组织执行活力。二是抓好“学习关”,切实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全面入脑入心。开展集体学习,组织党员干部对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原原本本学、逐章逐条学、融会贯通学,特别是将2024年版《条例》与2018年版《条例》进行比较学习,重点学习新增的16条、修改的76条,认真领悟变化之处,准确把握“六项纪律”的主旨要义和规定要求,即:学习政治纪律突出政治三力、学习组织纪律突出团结统一、学习廉洁纪律突出廉洁交往、学习群众纪律突出以人民为中心、学习工作纪律突出履职尽责、学习生活纪律突出严以修身,持续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指引行动。组织辖区各支部书记讲授纪律党课,专题辅导党员干部全面系统熟悉了解纪律条文,既知其言又知其义,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结合外汇管理工作实际,组织辖内党支部开展“党纪+业务”交流分享活动,共讲微党课23次,联系实际理解纪律条文,进一步提升理论武装水平和纪律规矩意识。利用分行纪委和机关党委特推出的《条例》学习线上问答平台,边学边答,学答结合,目前已累计完成6期线上问答,加深了对《条例》修改实施背景、核心要义、重要意义等的理解和把握。三是抓好“警示关”,持续推动纪律底线意识筑牢筑实。利用《央行案鉴--人民银行、外汇局系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读本》及总行总局系统“四风”问题典型案例通报,组织分局党员干部收看警示教育宣传片,不断筑牢防腐拒变思想防线。组织党员干部赴铜川崔家沟监狱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零距离”实景教育、“沉浸式”警示教育以及“面对面”现身说法,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遵纪守法意识、坚守纪法底线,深入学习领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真正把写在纸上的教训变成刻在心里的敬畏。主题党日结束后,组织辖内党支部开展警示教育心得体会分享活动,挑选优秀心得体会并编发分局《党建通讯》,切实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联系实际理解纪律条文,进一步提升理论武装水平和纪律规矩意识。前往西安市警示教育基地,通过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党的纪律为尺子,让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不断提高廉洁用权、秉公用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增强党风廉政教育效果,使党员明白纪律不光是条条框框的约束,更是对个人行为的道德指引,从而自觉地遵守纪律。四是抓好“作风关”,贯通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常态。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对照分局《风险突出事项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指南》,开展廉政风险排查,严格建立排查台账,做好排查记录,召开专题会议审议排查情况。对2名挂职人员开展涵盖加强党纪条规学习、廉洁从政、依法履职等内容的岗前廉政谈话,并结合日常随访、定期回访等方式,掌握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持续开展分局“一支部一特色一品牌”活动,以“书记项目”为切入点,有效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的“难点”变“亮点”“两张皮”变“一盘棋”,持续提升全辖外汇金融服务水平。开展党风廉政特约外部监督员聘请工作,通过银行类别和代客涉外首付款交易量两项指标进行单位筛选,最终聘任12家银行的国际业务部负责人作为首批党风廉政特约外部监督员,聘期为1年,计划经过三轮聘期,使得所有商业银行均有机会监督外汇局党风廉政建设,制作《陕西省分局党风廉政特约外部监督员监督事项清单》,涵盖廉洁办公、外汇管理行政许可服务、外汇核查检查工作等共二十条监督事项,常态化监督外汇局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廉洁履职情况,设置专人负责受理、征集、督办特约外部监督员提出的外汇系统廉洁从政方面意见建议,推动陕西省外汇管理部门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二、目标同向,聚焦制度建设,强化跨境金融创新

陕西省分局自觉对标《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党纪学习教育目标要求,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的理念,结合区位优势和特色禀赋,稳步推进各项跨境金融试点,持续释放政策红利,致力于在制度层面打造一片有利于跨境金融创新的沃土。一是持续增加区域跨境金融创新政策供给。持续推进跨境金融创新,第一时间将最新试点政策报送陕西省政府,组织季度银企座谈会解读,制作微信长图、短视频广泛宣传。联合省商务厅等四部门制定下发《关于持续推进全省金融系统跨境金融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统筹整合支持涉外经济发展30项政策供给,提升外汇金融服务“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二是持续推动跨境投融资各项试点落地增效。联合发布陕西自贸试验区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暂行办法和工作指引,2024年3月,首支试点基金——陕西智雾私募股权基金在西咸新区设立,管理企业获批投资额度2000万美元。深入推进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跨境融资等各项便利化试点,其融资金额均稳步提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外贸企业融资慢、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三是持续提升跨境贸易结算便利化政策惠及面。引导银行将更多优质中小企业纳入便利化政策范围,鼓励银行在现有便利化政策基础上为优质企业推出更多行内便利化政策,不断提升便利化政策落地效果。与陕西省商务厅联合召开“陕西省支持新型离岸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研究制定了由商务厅出台的系列补贴政策,截至2024年5月末,陕西省享受政策财政补贴的新业态企业共8家。四是持续推动陕西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能级提升。持续开展陕西自贸试验区政策需求调查和政策落地成效评估,加大创新案例培育评选工作力度,截至2024年5月末,科创企业票据融资新模式、中欧班列集成运营新模式、通丝路跨境电商平台、贸易金融服务平台等4项金融外汇案例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24项金融改革创新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

三、落实同步,坚持服务企业,强化外汇营商环境

外汇局陕西省分局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党员干部联系服务涉外重点企业管理制度》,高效利用“1+1+N”跨境金融联络员机制,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外汇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工作理念,持续打造辖区外汇领域营商“软环境”。一是创新外汇管理服务方式。创新推出“陕汇通”跨境金融服务微信小程序,设计“政策文件查询、业务咨询、常见问题解答、视频培训课程”等功能模块,组建90余名线上咨询专家团队,做好外汇政策“梳理、解释、指导、落地”全程服务工作。二是提升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持续优化县域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依托“一行一特色”模式,打造10个“汇率避险示范县”。2024年1-5月,利用外贸发展基金发放汇率避险奖补资金125万元,远期履约额36.86亿美元,套保比率27.78%,有效增强企业对汇率双向波动的适应能力。三是加大外汇管理政策宣传力度。联合陕西省发改委、商务厅等6部门开展“开放型经济政策大讲堂”,针对开放型经济政策和高频业务开展全流程、全周期现场授课辅导,本次培训线上浏览量近5万人次,涉外政策传导效果良好,对于提振市场信心、护航涉外实体经济发展、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进一步促进陕西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四是加大资本项目行政许可业务办理的服务水平。实施“额度便利化+账户便利化”模式精准服务企业,指导企业享受多笔外债共用一个外债账户,经营主体在外债开户及注销关户实现“两端优化”。探索构建“外债登记线上化+收入支付便利化+资本项目数字化”综合服务全流程,为29家企业高效办理65笔外债项下业务,陕西省资本项目行政许可业务好评率达到100%。

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提升涉外经济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保持优势的有力举措。通过推动党纪教育与涉外业务实践的充分融合,不仅能增强涉外经济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能塑造一个公正、透明、守纪的涉外经济环境,共同助力涉外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外汇局陕西省分局)

责任编辑:曲靖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