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刘佳 报道)6月27日,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西安中院”)联合市总工会、市人社局共同召开司法服务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白皮书暨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
据介绍,2021年-2023年,西安市两级法院共新收劳动争议案件35793件。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呈高位运行态势、案件上诉率高、调撤率高、案件数量分布不均衡、地区差异大,劳动争议案件数量与区域经济发展呈一定正向关系,受到辖区面积、人口数量、经济结构、行业特点、企业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全市劳动争议案件集中发生在市场主体密集、经济比较活跃的区域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劳动争议案件呈现行业集中化。案件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容易引发劳动争议的行业领域主要集中在建筑建工(占比约10%)、住宿餐饮(占比5.2%)、物业服务(占比4.6%)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
当事人的请求多样化、复合化。案件涉及范围广泛,包括劳动关系确认、工资、工时、劳动合同签订、福利待遇、劳动合同解除、社会保险等方面的纠纷。劳动争议案件的类型多样化,导致许多劳动者的诉讼请求存在多样化和复合化特征,只有极少数案件是单一诉讼请求。
新业态劳动关系认定难度大,用工安全隐患大。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平台经济发展,具有就业容量大、灵活性强、进出门槛低等特点,快递、外卖、代驾、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用工案件不断攀升。借助互联网+模式的新业态用工多样化,劳动者对网络数据提取困难,导致劳动关系的认定难度加大。网络主播与经纪公司之间的关系究竟是劳动关系还是合作关系,亦难以界定。
群体性纠纷增多,矛盾化解难度大。劳动关系的主要特点是一个用人单位面对一个群体的劳动者,这些劳动者处于同样的地位,从事基本相同的工作,获得基本同等的劳动待遇,在发生劳动争议时具有利益相关性和诉求共同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劳动关系本身就容易引发群体性纠纷。群体性劳动争议主要涉及劳动报酬、劳动合同解除、缴纳社会保险等方面。
劳动争议案件案情复杂,审理难度较大。劳动争议纠纷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具有多样性、社会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而在解决纠纷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方面,与其他普通民事纠纷相比,也呈现出较强的多样性、社会性和复杂性特点。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各环节几乎都存在争议问题。
劳动争议案件的执行难度大。一方面作为被执行人的部分国企或民企生产经营陷于困顿,甚至停产,没有收益,导致执行难度增大;另一方面,人民法院判决撤销用工单位对劳动者开除、除名、辞退或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后,用工单位往往不积极主动给劳动者安排工作。申请强制执行,劳动者往往得不到判决所确定的实体权益。
面对劳动者日益多元的司法需求,西安中院在总结这三年两级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基本态势和特点前提下,分析劳动争议案件数量高位运行的成因、劳动争议诉讼风险及建议,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规范企业用工,引导劳动者理性维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减少劳动争议案件增量,推动劳动争议审判工作及诉源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近三年来,西安中院始终坚持立足审判实践,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探索完善诉源治理措施,构建“诉前抓联动、诉中重解纷、诉后促治理”的“全链式”诉源治理模式,从源头、诉前、诉中、诉后持续发力,实现“全链式”推动矛盾纠纷化解。
为进一步发挥司法服务保障促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职能作用及典型案例的引领示范价值,西安中院联合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共同发布10个劳动争议典型案例。这批案例涉及用人单位单方调岗致劳动者离职是否应支付经济补偿金、女职工孕产期劳动权益保护、用人单位违法延长试用期、网络主播与经纪公司之间劳动关系认定、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责任承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自愿放弃缴纳社会保险的行为效力、劳动者提供虚假信息入职单位的核查责任、员工侵犯客户私人生活安宁公司解除权行使、工会调解等典型问题。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前劳动争议案件的重点、难点和热点,人民法院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工资收入等基本需求,并不断满足劳动者在确认劳动关系、平等就业等方面的更高要求,规范企业用工自主、遵循诚实守信,实现体面劳动,更好满足劳动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